笑文史有声|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众所周知 , 宋代“官服”的标准搭配就是左右戴着长长的翅子的“官帽” 。 如果检索宋代官帽 , 可以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所有的回答都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 , 是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 , 窃窃私语 , 品论朝政” 。
实际真是如此吗?
笑文史有声|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文章图片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
赵匡胤设计官帽的说法流传极广 , 几乎快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 , 而且总是被演绎得绘声绘色——
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以后 , 大臣们还没习惯角色的转换 , 总是没尊没卑 。
某天 , 心胸狭窄的赵匡胤见官员上朝交头接耳 , 勃然大怒 , 心生一计 , 下旨开发出一种特别的帽子 , 两边加两根长长的翅子 , 专供官员上朝使用 , 防止他们相互咬耳朵说悄悄话 。
听起来让人觉得恍然大悟 , 很有道理 。
实际上 , 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 。
一、北宋以前早已有之的长脚幞头
“长耳朵”原来只是固定帽子的带子 , 其实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 , 这两条带子就已经逐渐夸张伸长 , 人们以其长、挺为美 , 经历百年的逐渐变长过程 , 并不是赵匡胤看到大臣交头接耳不爽突然发明出来的 。
这种“官帽”从隋唐时的幞头演变而来 , 宋代正式文献中也依然直接称为“幞头”或“折上巾” 。
幞头原来是一块黑色的方形织物 , 有四个角 , 盖在头顶以后 , 两角在后面打结下垂 , 两角反折到头顶上打结固定 , 所以也叫“折上巾” 。 “幞头 , 一谓之四脚 , 乃四带也 。 二带系脑后垂之 , 二带反系头上 , 令曲折附顶 , 故亦谓之‘折上巾’ 。 ”
笑文史有声|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文章图片
▲初唐幞头的原始系法 , 两角反折到头顶打结 , 另外两个小角在背后打结下垂(燕王绘)
幞头后面打结的两个角 , 就是“长耳朵”的前身 。
两个小小的幞头角打结后 , 垂在后面飘摇 , 人们逐渐觉得不够美观或不够庄重 , 于是想方设法做各种夸张化改造 , 并加以固定 , 两角成为幞头的装饰重点 。 从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间 , 变得越来越长 , 并且加了骨架 , 拗成各种固定造型 。
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或朝天、或一边倒、或舒张开、或交叉 , 又出现长脚、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软角、舒角各种造型 。 晚唐时 , 向左右伸长的平幞头脚逐渐流行 , 成为一种常用的标准幞头 。
笑文史有声|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文章图片
▲晚唐、五代的各种幞头脚 , 从短脚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翘冲天 , 各种夸张都有
笑文史有声|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文章图片
笑文史有声|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文章图片
▲五代法华经普门品变相图中的供养人
笑文史有声|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文章图片
▲晚唐五代壁画中的幞头 , 几乎360度各种角度都有 , 平角也很流行
如上图 , 早在赵匡胤之前的晚唐、五代 , 就已经广泛流行各种夸张的幞头脚造型 , 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 , 长度已经超过肩膀 , 和北宋类似了 。 敦煌壁画里的五代男供养人 , 也几乎尽数头戴展角幞头 。
关于幞头 , 宋代的官方文献以及文人笔记里本就有很多论述 , 可以称得上汗牛充栋 。 但在所有的宋代文献中 , 没有一处提及展角幞头是由本朝宋太祖为官员而发明 。 宋人甚至自己也搞不懂为何要展角 , 比如宋代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说:
“幞头之制 , 裁纱覆首 , 尽韬其发 , 两脚系脑后……其改为硬脚 , 史不载所始 , 莫知其的 , 自何时也 。 ”
反而很多宋代文献也提及硬角、平角幞头唐五代早已有之 。 比如宋魏了翁《古今考》说“五代至宋以幞頭为首饰 , 漆纱为之 , 横长其带” 。 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也总结 , 幞头从出现以来一直变换新的样式 , 两脚或弯曲向上、或两阔脚、或短锐角 , 样式很多 , 各取所好 , 唐代“中末以后” , 又发展为“展脚” , 是北宋“今所服”的样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