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她镜头下的男人情感,比李安《断背山》更暧昧


---

断背山|她镜头下的男人情感,比李安《断背山》更暧昧
本文插图

作者
Ed Halter
翻译
Noreen
编辑
章三
几乎在2006年初亮相荧屏的第一刻起 , 凯莉·雷查德 (Kelly Reichardt)的《昨日欢愉》 ( Old Joy ) 就被誉为美国电影一个新的里程碑 , 甚至是独立电影制作迟来的成熟之作 。 在看似简单的有关两位三十多岁的旧友因一夜山中之旅而重聚的故事之下 , 这部影片在有限的73分钟之内涵盖了广袤的领域——不仅提供了对两个迫近中年的男子极其细致的人物研究 , 也展现了一篇对当代男子气概富于同情的剖析、一幅对沿海自由主义式倦怠印象派的肖像描摹 , 与一个经济适用的讲故事的范例 。
在其圣丹斯首映后 , 对于这部影片的评论狂赞蜂拥而至(例如 , 艾米·托宾 [Amy Taubin]认为“仅仅通过它的存在本身……《昨日欢愉》表明一切都还未逝去”) , 尽管它被不和谐地被塞进了次要实验作品单元 , 与凯文·杰罗姆·艾弗森 (Kevin Jerome Everson)和莎伦·洛克哈特 (Sharon Lockhart)等视觉艺术家的非虚构类作品安置在一起 。 评论家们发现 , 这是一部建立在过于真实的生活基础上 , 雕琢精良的虚构故事 , 以一种与大多数现代媒体的喧嚣要旨背道而驰的方式 , 将我们自处的世界呈现给我们 。 与已圣丹斯常态的轻喜剧形成对比 , 雷查德的故事叙述是隐晦的 , 深思熟虑又细致入微 , 带着植根深处的自信与试探 , 标志着对二十一世纪的喧嚣——或许还有绝望——的坚定反抗 。
评论家J·霍伯曼 (J. Hoberman)称赞《昨日欢愉》为一部“衰颓的《逍遥骑士》 ( Easy Rider , 1969) ” , 这组比照值得更仔细地加以考量 。 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对婴儿潮了例外论 (boomer exceptionalism)的庆颂 , 紧随着一对乘坐着定制哈雷机车 , 踏上狂野流浪之旅 , 穿越“美国宝瓶时代”(译注:Aquarian-age USA与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与新时代运动相关 , 强调和谐、理解、共情 , 欢庆生命的革新式价值观)的主人公;《昨日欢愉》的周末勇士们 , 开着一辆破旧的沃尔沃旅行车 , 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出发 , 驶向附近的山脉 。
断背山|她镜头下的男人情感,比李安《断背山》更暧昧
本文插图

《逍遥骑士》海报
《逍遥骑士》的骑手们戏耍着自由性爱的甜心们 , 嗑药 , 并被愤怒的乡下人追赶;雷查德的后男子气概的兄弟影片 , 无需插入性与暴力场景去彰显其男性角色间的亲昵 。 她以个中微妙帮我们理解他们关系的复杂性:捕捉瞬间一瞥与无声反应 , 突出每个男人对伴侣情绪的高度反应 , 把握久远友谊带来的微妙心理平衡 。 雷查德喜欢称自己的影片为“时代的西部片” , 通过让作品幻化为深刻的内在之旅 , 她颠覆了多数美式类型风貌 。
《昨日欢愉》的精神追求在回响在开篇片名之上的佛教钟鸣出现时就得到了体现 。 马克(由气质安静的丹尼尔·伦敦 [Daniel London]饰演)首先被介绍给观众 , 他身型修长 , 留着长发 , 穿着休闲 , 盘腿坐在自家后院 , 试图让自己沉浸在冥想的幸福中——但从他坐立不安的姿态来看 , 没有成功 。 在看到科特之前 , 我们首先听到了他的声音——马克怀孕的妻子塔尼亚(谭雅·史密斯 [Tanya Smith]饰)在他们整洁的家中走来走去时 , 播放着他留给马克的答录机留言 。
这对夫妇就马克加入科特周末温泉远足一事发生了短暂的争吵 , 他们激烈的争执中夹杂着一些消极对抗式的停顿 。 以这寥寥几笔的快速笔触 , 雷查德把马克描摹成一个真挚、敏感的人 , 且已达成了作为一个体面的异性恋成年人的全部目标——拥有房产、婚姻 , 与孩子——但现在他却还在努力对抗着家庭生活的束缚 。 另一层家国生活的苦痛 , 通过马克去见科特路上时他的沃尔沃中收听的几段自由派谈话中显露出来 , 广播中男性化的声音喷溅出对这个国家转向保守的无力愤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