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福养生|顽固口疮复发离不开热与火?医圣张仲景治口疮有啥思路?收藏系列1( 二 )


这就是今天这篇文章 , 以及笑口常开研习社整个7月份的分享总则 。
一般极其重要和伟大的事情 , 其发现总是那样偶然 。
《伤寒杂病论》的发现 , 也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 。
话说公元210年间的晋朝时期 , 当时的太医令王叔和在偶然期间发现了《伤寒杂病论》 , 因为当时没有印刷术 , 且战乱连年不断 。
王叔和发现的那部写在竹简上的《伤寒杂病论》已经破烂不堪 , 断简残章;同为中医学家的王叔和看着这部断断续续的中医奇书 , 兴奋难耐 , 可有连连叹息 。
为此 , 王叔和利用他太医令的身份 , 在民间广泛收集散落的各种手抄本 , 并最终找全了缺失的部分 , 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重新梳理编撰 , 才使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得以流传到今天 , 并依然是中医院校极其重要的教材课程之一 。
尽管经过王叔和的编撰 , 《伤寒杂病论》还是缺失了杂病的部分 , 没了踪迹 。
王叔和 , 对于中医 , 对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巨大共享 , 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说:“苟无叔和 , 焉有此书 。 ”
要说到对于《伤寒杂病论》的传承 , 我们还得说到一个人 , 这个人就是林亿 。
林亿 , 北宋医学家 , 官朝散大夫 , 光禄卿直秘阁 , 精于医术 , 嘉佑二年(1057)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 , 用以校正唐以前的重要医著 。
作为官方的主要校正者之一 , 林亿与高保衡、孙奇、孙兆等人共同校定和刊印《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冀方》、《外台秘要》等中医巨著 。
这样 , 缺失了杂病部分的《伤寒杂病论》仅作为《伤寒论》才流传至今 , 为保存古代医学文献和促进医药传播作出巨大贡献 。
经过校正的《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部分 , 并经后世各代流传至今天 。
《伤寒杂病论》也就今天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作为中医临床学的奠基著作 , 进一步突现中医理论与理法方药结合 , 开辟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 , 是辨证论治的典范 , 张仲景的其学术思想 , 浩瀚无穷 , 认知和实践张仲景的理论思想 , 不仅在中医理论方面能打下更深的根基 , 也增加中医在临床辨证、遣方用药的思想 , 值得细心理解 , 深入体会、研究和发展、流传 。
根据各代医家对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和实践 , 我们会发现运用《伤寒论》记载的仲景方法治疗复发性口疮皆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 而且其中的方法也很全面 , 温、清、补、泻都有 , 从今天这篇文章开始 , 我们就重点系列的分享解读东汉医圣张仲景的理法方药及辨证思维在“复发性口疮”的应用和运用 。
希望能得到广大溃友和中医爱好者的批评指正 。
中医临床上多认为复发口疮的病因离不开“火”、“热”二字 , 因为在治疗原则上也多以清热泻火为主要方法 , 这种方法在复发口腔的最初一段时间 , 疗效也很好 , 但是随着应用清热泻火之寒凉药使用次数和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 这种方法会越来越差 。
针对用清热泻火治疗效果差的现象 , 古代中医学对于有了新的解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