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LP|果麦文化“老书新做” 凭着韩寒的影响力就想登陆A股?( 二 )


GPLP|果麦文化“老书新做” 凭着韩寒的影响力就想登陆A股?
本文插图

图源:招股书
只是 , 这种营销策略能否带来果麦文化持续发展吗?
果麦文化的痛:深度捆绑知名作家IP 影视领域涉足不深
在众多明星股东加持之下 , 果麦文化面临的一个无奈现实是果麦文化的营收无法有大的突破 。
相较于已上市的新经典(603096.SH) , 2019年3.84亿元营收的果麦文化 , 与7.53亿元的新经典相比 , 实力还是有些弱 。
招股书显示 , 果麦文化的营收构成为图书策划与发行 , 数字内容业务 , IP衍生与运营 。 2017年至2019年度 , 果麦文化的营收分别为2.43亿元、3.05亿元、3.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31.82万元、5286.68万元和5921.58万元 。 其中 , 图书策划与发行一直都是果麦文化的营收主力 , 占据总营收90%以上的比重 。
图源:招股书
果麦文化虽然对于影视文化领域有所涉足 , 但是仍然难以成长起来 。 此前 , 对于影视文化的投资的五项项目 , 只有《万物生长》是改编自果麦文化签约作家冯唐的同名小说 。
因此 , 可以说 , 对于这一项衍生业务 , 果麦文化仍然是小打小闹 , 且获利不多 。
而根据招股书显示 , 果麦文化的主业务——策划与发行业务 , 涉及生产环节的主要为选题策划、装帧设计等工作 。 果麦文化的收入仍然主要来自于这一业务 。
但是 , 果麦文化的销售市占率并不高 。 根据开卷信息统计数据显示 , 2019年 , 少儿、社科、文艺类图书销售码洋占据前三大市场份额 , 合计约占图书销售总码洋的66.39% 。 而在2019年度大众出版民营图书公司排名中 , 果麦文化的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排名第九 。 其中 , 文艺类码洋占有率排名第五 , 社科类码洋占有率排名第六 , 少儿类码洋占有率排名第十六 。
果麦文化在招股书中也提到 , 在大幅提高市场份额上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 如果不能在行业中采取措施增强竞争力 , 可能会对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
此外 , 2017年至2019年 , 果麦文化的存货期末价值分别为6609.26万元、9997.10万元、1.13亿元 , 逐年走高 , 2019年的存货价值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9.43% 。 截至2019年末 , 果麦文化预付款项、存货、应收账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也上升至58.3% 。
因此 , 果麦文化的危机也在无形中积攒 。
果麦文化的基因问题:成也明星 败也明星
为何果麦文化发展越大 , 危机越明显呢?
这与果麦文化的基因有关——在成立及发展之初 , 果麦文化就高度依赖明星 , 这让其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
公开资料显示 , 果麦文化的创始人是路金波 , 上世纪末 , 路金波以笔名“李寻欢”和宁财神、刑育森混迹网络文学论坛上 , 被称为“网络文学三驾马车” , 宁财神就是后来的《武林外传》的编剧 。 当时在榕树下 , 虽然路金波先后任职内容总监和战略发展总监 , 但也是一个妥妥的“文艺青年” 。
2002年 , “榕树下”解散 , 卖身给贝塔斯曼 , 成立“贝榕书业” , 和其他离开的人不同 , 路金波留了下来并转型幕后 , 向文化经理人转型 。
也是这一年 , 路金波和韩寒结下了缘分 。
2002年 , 路金波找到了韩寒 , 企图以5000元的授权费签下韩寒的小说改编漫画 。 在2000年 , 韩寒凭借一本《三重门》迅速吸粉走红 , 当时的韩寒已经辍学在家 , 同样作为文青 , 两人一拍即合 。
2005年开始 , 路金波陆续签下了韩寒的《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等书 , 而那些年 , 贝榕书业成为了韩寒的出版商 。
2009年末 , 当时有传言路金波与韩寒“分手” 。 但是2012年1月 , 韩寒陷入“代笔”危机 , 不少人士质疑韩寒作品是代笔 , 而在这场质疑青年作家韩寒的网络论战中 , 打假斗士方舟子成为了“讨伐”的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