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古诗文经典传承:《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 钱珝( 三 )
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 , 是他赴抚州司马任途中所作 。 诗人用五言绝句的形式 , 描写着大江两岸的美丽动人风光 , 连缀观之 , 仿佛一幅万里长江的巨幅长卷 , 生机盎然 。 这里选择第十二、四十三、六十八首进行赏析 。
第十二首(“翳日多乔木”)是从江叟厌战的谈吐中透露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 第四十三首(“兵火有馀烬”)则是从晓渡冷落的景象中含蓄地谴责了军阀朱温、杨行密等在长江流域混战的罪恶 , 暗示出诗人的厌战之情 。 这两首诗歌的主题相近 , 而表现艺术却不尽相同 。
第十二首是诗人直接出场 , 录其所闻;第四十三首则纯属客观描摹景象 。 第十二首结句含意比较外露 , 但却不是诗人直抒胸臆之辞;第四十三首的结句则非常含蓄 , 如果不联系首句“兵火”之语 , 几乎使人不易觉察诗人对战乱的谴责之情 。 由于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均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 , 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 , 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第六十八首诗以“咫尺愁风雨 , 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 , 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 , 但没有明说 , 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 , 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 “咫”是八寸 。 “咫尺” , 形容距离极近 。 “匡庐”即指庐山 。 近在咫尺 , 本是极易登临 , 说“不可登” , 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江行遇雨所致 , 船至庐山脚下 , 却为风雨所阻 , 不能登山 。 “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 , “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 。 “不可登” , 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 , 而且 , 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 。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 , 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 , 下笔非常简巧 。
一般说来 , 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 , 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 , 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 , 犹有六朝僧” 。 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 , 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 。 这些往事陈迹 , 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 。 仰望高峰峻岭 , 云雾缭绕 , 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 , 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 , 烟霞洞窟 , 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 。 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 , 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 。 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 , 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 , 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 , 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 , 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 。 “只疑”和“犹有”之间 , 一开一阖 , 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 , 更显得情趣盎然 。
第六十八首诗以疑似的想象 , 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 。 写法上 , 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 , 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 , 虚虚实实 , 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 , 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 , 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
推荐阅读
- 恶鬼|我问时间!(非常经典)
- 烹饪|贝类的经典做法,浓郁的蒜蓉味,加多汁的贝肉
- 功立说八卦|刘亦菲的八个经典古装剧角色,看完这些终于知道为什么是仙女!
- 九品芝麻官|《九品芝麻官》穿帮镜头,最后一个周星驰笑场,居然成了经典
- 杨筠松|丹霞源风水经典解读:撼龙经7
- 格子|经典格子的教科书式穿搭,入秋一定要买的衣服,赶紧收藏起来!!!
- 是你的又初呀|经典的黑色系,往往给人又酷又飒的感觉,而小姐姐却穿出可爱风
- 彩云时尚编发|潮流的循环更替,让时尚文化不断发展与进步,唯有牛仔裤是经典
- 意象|他被喻“香蕉诗人”,用朴质洒脱的诗歌语言,描绘香蕉的万种风情
- 清白泉|了不起!绥阳诗人祝世军诗歌再获全国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