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古诗文经典传承:《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 钱珝( 三 )

  • 江雨正霏微 , 江村晚渡稀 。 何曾妨钓艇 , 更待得鱼归 。
  • 新野旧楼名 , 浔阳胜赏情 。 照人长一色 , 江月共凄清 。
  • 愿饮西江水 , 那吟北渚愁 。 莫教留滞迹 , 远比蔡昭侯 。
  • 湖口分江水 , 东流独有情 。 常时好风物 , 谁伴谢宣城 。
  • 浔阳江畔菊 , 应似古来秋 。 为问幽栖客 , 吟时得酒不 。
  • 高峰有佳号 , 千尺倚寒风 。 若使炉烟在 , 犹应为上公 。
  • 万木已清霜 , 江边村事忙 。 故溪黄稻熟 , 一夜梦中香 。
  • 楚水苦萦回 , 征帆落又开 。 可缘非直路 , 却有好风来 。
  • 远谪岁时晏 , 暮江风雨寒 。 仍愁系舟处 , 惊梦近长滩 。
  • 《江行无题一百首》是唐代诗人钱珝的组诗作品 , 是作者被贬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的一组写景诗 , 主要描写长江两岸的秀丽风光 , 同时作者也对中晚唐时期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表示深切的同情 。
    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 , 是他赴抚州司马任途中所作 。 诗人用五言绝句的形式 , 描写着大江两岸的美丽动人风光 , 连缀观之 , 仿佛一幅万里长江的巨幅长卷 , 生机盎然 。 这里选择第十二、四十三、六十八首进行赏析 。
    第十二首(“翳日多乔木”)是从江叟厌战的谈吐中透露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 第四十三首(“兵火有馀烬”)则是从晓渡冷落的景象中含蓄地谴责了军阀朱温、杨行密等在长江流域混战的罪恶 , 暗示出诗人的厌战之情 。 这两首诗歌的主题相近 , 而表现艺术却不尽相同 。
    第十二首是诗人直接出场 , 录其所闻;第四十三首则纯属客观描摹景象 。 第十二首结句含意比较外露 , 但却不是诗人直抒胸臆之辞;第四十三首的结句则非常含蓄 , 如果不联系首句“兵火”之语 , 几乎使人不易觉察诗人对战乱的谴责之情 。 由于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均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 , 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 , 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第六十八首诗以“咫尺愁风雨 , 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 , 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 , 但没有明说 , 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 , 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 “咫”是八寸 。 “咫尺” , 形容距离极近 。 “匡庐”即指庐山 。 近在咫尺 , 本是极易登临 , 说“不可登” , 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江行遇雨所致 , 船至庐山脚下 , 却为风雨所阻 , 不能登山 。 “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 , “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 。 “不可登” , 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 , 而且 , 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 。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 , 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 , 下笔非常简巧 。
    一般说来 , 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 , 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 , 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 , 犹有六朝僧” 。 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 , 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 。 这些往事陈迹 , 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 。 仰望高峰峻岭 , 云雾缭绕 , 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 , 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 , 烟霞洞窟 , 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 。 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 , 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 。 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 , 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 , 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 , 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 , 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 。 “只疑”和“犹有”之间 , 一开一阖 , 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 , 更显得情趣盎然 。
    第六十八首诗以疑似的想象 , 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 。 写法上 , 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 , 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 , 虚虚实实 , 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 , 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 , 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