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WeTool们后 私域流量的最新余震( 五 )





尹伯昊:
我先来说一说 。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 , 他们不是结果 , 是过程 。 本质上是什么?我觉得做生意本质上是把流量变成承担的钱 。 这是所有生意的本质 。



我们把流量当成过程的话要思考什么呢?我要引入一个概念叫用户终身价值 , 我觉得一个商业模式本质上是用户终身价值和获客成本的斗争 。 如果你能够以极低的获客成本来做 , 那么实际上并不需要要求它有特别高的用户终身价值 。



现在为什么大家开始喜欢讲私域流量 , 原因很简单 , 就是因为获客成本太高了 。 通常来讲 , 企业降低不了获客成本 , 它做的事情是来提高用户的终身价值 。



长期来看 , 我们依然认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会并存 。



杨巍:我想接下来请周总(群脉创始人)谈一谈看法 , 你们是做全域流量的 , 公域、私域都在你们的旗下 。



周萍:
正如刚才讲的 , 公域和私域是并存的 。 因为企业还是得通过对用户的吸引获利的话 , 除了自己的私域 , 其他的公域上 , 你也要增加它的存在感 。



其实在更早 , 特别是SCRM出现的时候 , 它的概念也相当于是私域运营 。 企业建立会员体系的目的 , 无非是让用户有一些更好的权益 。



我们提到忠诚度计划 , 就是怎么样可以在我自己的体系里多次触达我的用户 。 当社交媒体、社交网络这些平台很发达了之后 , 我们跟企业、跟消费者的互动更加多样化 , 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平台 , 可以更加双向 , 时间也可以更多样化 , 再加上一些数字化的技术 , 可以做到精细化的运营 。



我相信 , 私域运营接下来会变成所有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方面 , 甚至说可以成为很多企业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 但是它并不会去改变企业原本在做的一些公域的事情 , 只是要考虑怎么样可以更好地让两者并存 。



杨巍:前面两位嘉宾的观点 , 我觉得都比较偏向于公域和私域流量的结合 , 但是我们应该在身边看到了一些例子 , 比如说微商 , 他们几乎完全靠私域流量发家 , 可能也用到了一些公域流量 , 但是做到巨大的规模 , 可能更主要的是靠私域流量支撑自己 。 下面听听廖总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



廖俊龙: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多个维度去看待 。 为什么大家都在提私域 , 其实核心在于大家的使用效率上出现了问题 。 什么是效率?两方面 , 一个是你获取流量的效率 , 一个是你使用流量的效率 。



这两方面出了问题以后 , 你才会去想怎么样去经营 。 但是 , 难道不做私域 , 生意一定会非常差吗?不一定的 。 有些行业不一定适合做私域 。 现在私域被炒得非常火 , 很多人都在蹭这一波热度 。



其实有广义的私域和狭义的私域 。 什么叫广义的私域?就是我们的产品是要运营的 , 需要经营 , 需要去做会员体系 , 是要做老用户的终身价值的维护 , 这是一种运营层面的私域 。 还有产品层面的私域 , 把产品做到极致 , 靠产品吸引客户 。



我认为 , 当流量红利见顶 , 就是获取流量的效率不够的时候 , 私域的运营变得更重要了 , 就变成企业的两个核心命脉 , 一个是拉新 , 一个是留存 。



而且 , 每一个商家并不是一定非得去做私域 , 如果说你前端的获客做得非常好 , 你的产品也做得非常强 , 在你的产品矩阵上 , 你不一定非要去做非常重的服务 , 只要围绕着你的实际运营去做 。



杨巍:好 , 谢谢廖总 。 看看陈总对这些事情有什么看法 。



陈胜:
我非常赞同尹总的说法 , 微信会变成一个基础设施 , 其实所谓私域流量 , 它的承载力不仅仅是微信 , APP、 H5等也是 , 线下的会所、会员组织、会销等其实都是私域流量的表现形式 。 我们认为的私域流量 , 是基于品牌方在销售行为中间获取来的 , 就是品牌商以商品带回来的私域流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