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般若禅十两金,老和尚的前三三与后三三

念般若禅十两金,老和尚的前三三与后三三
从前有位老和尚坐在路边 , 身旁立一个写着“卖般若禅”的招牌 。 过来一位生意人问道:“咦!般若禅是什么呢?”老和尚回道:“你要买我的般若禅吗?我的一首般若禅诗卖二十两黄金 , 不过你是第一位有缘人 , 就卖十两黄金好了 。 ”“喔!般若禅到底是什么呢?竟然值十两黄金?好贵重啊!不过我家没有 , 就跟您买一个吧!”老和尚就说了一首般若禅诗:“《前三三与后三三》向前三步想三想 , 退后三步想三想 , 嗔心起时细思量 , 息下怒火是吉祥 。 ”“切记:在你生气的时候 , 就把这般若禅念一念 。 ”“仅这四句话就值十两黄金吗?不值!不值!你骗人啊老和尚!”生意人有点生气的样子 。老和尚合十念到:“向前三步想三想 , 退后三步想三想 , 嗔心起时细思量 , 息下怒火是吉祥 。 ”生意人这时听了若有所思 , 也没和老和尚再计较 , 就回家了 。生意人回到家已是深夜 , 他点了灯 , 见妻子好像已经睡着了 。 这时发现床底下有两双鞋子 , 其中就有一双成年男人的鞋子 。 他的怒火油然而生 , 心想:“你这个贱人 , 我在外面辛苦赚钱养家 , 你竟在家藏男人!”一气之下 , 进厨房拿了菜刀 , 走到妻子床前 , 举起刀要砍下去的时候 , 突然老和尚卖给他的般若禅响在耳畔:“向前三步想三想 , 退后三步想三想 , 嗔心起时细思量 , 息下怒火是吉祥 。 ”妻子忽然醒来说“这么晚回来 , 咋这样吓人?!”他放下菜刀 , 指一下床上说:“床上那个男人呢?”妻子说:“活见鬼了 , 可能吗?”“那地上这双鞋子是怎么回事?”他指着鞋子责问 。“哦——都快过年啦 , 等你都不回来 , 好想念你啊 , 只想求个团圆的吉利 , 就把你的鞋子摆在了床前啊!”他听妻子这么一说 , 大声感叹道:“这般若禅真是值二十两黄金啊!”念般若禅 , 智慧得清凉 , 世间有多少悲剧 , 都是头脑发热 , 大劫现前!观照般若可以破妄心 , 观自在菩萨的观 , 就是观照般若 。 这个观照不是用肉眼看 , 不是用肉团心观 , 也不是用第六意识去分别观想 , 而是无形无相之性的作用 , 集中心性观照所修之法 。 念般若禅:摩诃般若波罗蜜 , 或:嗡阿剌巴札那谛 , 眼耳鼻舌身意都须集中摄在这些禅句上 , 不使外驰 。 所念字字 , 从心起而出于口 , 念念不流浪 , 念念不散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才能摄住妄念而安然入定 , 收到念禅的功效 。 耳闻即是心闻 , 心观照在般若禅字上 , 念念照顾心源 , 心心契合佛体 , 妄念自然不生 。心经 , 以观照般若为宗 , 故是成佛指南 。 明心见性 ,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 , 生起心的能量 , 是心的本原 。 没有性 , 对境生不起心来 。 眼能见 , 耳能闻 , 都是性的作用 。 性是体 , 心是用 , 性是理 , 心是事 。 性是真心无相 , 心是虚幻有相的 。 众生就是被各种虚妄的假相迷惑 , 执着追逐 , 被无明烦恼束缚 , 被业障蒙蔽 , 不见自性光明 , 不得自在 , 而落于六道轮回 , 生死流转不能解脱 。明白了性与心之间究竟的关系 , 就明白了心与物俱虚幻不可得 , 放弃身心世界 , 不再追求执着 , 就是明心 。 性虽本有 , 但不可耳闻目睹 , 不可以知知识识 , 只可慧照、妙观、领悟、神会 。 见性不用眼睛看 , 不用头脑想 , 而是心地法眼 , 是体会和神领 , 见性也就是开悟 。人的一切活动 , 创新发明都是性的作用 , 又通过心在事上有所成就 。 创造文明财富 , 都离不开人的各种念头和思想 , 即离不开妄心 。 所以人事不可废 , 要利用这个妄心 , 成就世界上的一切事业 。 学佛成道 , 也都是善用这个妄心成就自己的 。 妄心转真心 , 烦恼转菩提 。观照般若 , 时时刻刻观照这个心 , 转换这个心 , 把妄心转换成真心 。 在心地上用功夫 , 用无上妙智慧照破无明 , 照破我们的妄想心 , 照破一切法 , 达到究竟的彼岸!(李松阳20200717fccf0097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