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姬|女孩一个举动,逼走了自己的男友,分手理由让她崩溃( 二 )


而单亲家庭的养育者往往更为焦虑 , 他们或者出于愧疚和心疼 , 对孩子做出过度补偿 , 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满口答应;或者对孩子管教苛刻、过于严厉 , 试图靠自己的力量养出一个“比正常家庭更优秀的孩子给你们看” 。
无论是过度补偿 , 还是过度严厉 , 如此焦虑的单亲父母 , 可能会造成离婚后对孩子心理的第二次伤害 。
更糟糕的是 , 原生家庭父母的糟糕“榜样” , 很可能导致孩子形成对于亲密关系的错误认知 。 就像张菁一样 。
父母关系的破裂和对张菁的冷漠 , 使她天生缺乏安全感 , 而且也不懂得应该怎样去爱别人 。 因此 , 在恋爱时 , 她走上了妈妈的老路——将自己的快乐完全寄托在“男友”身上 , 期盼男友“成全”她的幸福 。
这样的认知 , 让张菁误以为男友操纵着她的快乐和痛苦 , 所以她不能忍受男友与她的情绪步调不一致 , 不能忍受男友的任何负面情绪 , 否则她也会不开心 。
同时 , 张菁也像她的妈妈一样 , 在爱情失败后无法走出痛苦 , 并且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平复情绪 。
王明姬|女孩一个举动,逼走了自己的男友,分手理由让她崩溃
本文插图
强迫性重复:体验童年感受原生家庭给我们的最大影响 , 不仅仅在于它让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 , 更重要的在于 , 它让我们“是”什么样子 。
换言之 ,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包容万象的 , 我们可能只觉察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 还有很多来自家庭的影响 , 深埋在潜意识里 , 让我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就会做出一些“直觉行为” 。
像张菁在恋爱中的表现 , 心理学中称为“强迫性重复” , 指的是个体在童年经历了一件痛苦或快乐的事情后 , 成年后会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事件 , 以体验到同样的感情或感受 。
“强迫性重复”的出现 , 不是刻意为之 , 而是我们会不自觉地被某些特别类型的人或者某些事所吸引 。
因为 , 这些人的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的心理特征 , 或者这些事是父母在我们童年做过的、给予了我们深刻影响 , 所以在生活中 ,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与这些人或事发生爱恨关系 。
看穿表象后的真相 生活中 , 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强迫性重复”来解释 。
【案例】男孩有个非常严格的母亲 , 小时候 , 无论男孩多么努力都无法让母亲满意 , 所以他只能更加用尽心思讨母亲欢心 。 长大后 , 男孩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 , 却痴迷于冷艳高傲、要求严格的女性 。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 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满足这一类型的女性 , 从她们身上得到期望的爱 , 从而让自己受伤的心灵能得到安息和满足 。
王明姬|女孩一个举动,逼走了自己的男友,分手理由让她崩溃
本文插图
类似的 , 如果女孩的父亲是“冷落拒斥”型 , 那么女生在长大后 , 就会倾向于爱上父亲这样类型的男生 , 即使被忽视、受委屈 , 仍痴迷不悔 , 义无反顾地爱着那些不珍惜她们的男人 。
比如 , 父亲喝酒之后的丑态百出 , 可能会让他的女儿天然对爱喝酒的男性退避三舍;从小被父亲棍棒教育的儿子 , 自己做了父亲之后 , 也容易控制不住去打自己的孩子 。
再比如 , 一个在父亲掌权的家庭中长大的女性 , 择偶时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放在比较强势、有主见、有魄力的男性身上 , 对“妈宝男”嗤之以鼻;而在同样家庭中长大的男性 , 择偶时也会更多选择比较温柔好脾气的女孩 , 对于个性强势独立的女孩子难以产生好感 。
这种“魔咒” , 深埋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 直到某一天 , 在某些事件的警醒中 , 我们才可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 。
您 , 觉察到自己的“魔咒”了吗?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