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被工厂定义的世界——评《巨兽: 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三 )


弗里曼还写到了中国和越南的巨型工厂 。 显而易见的是 , 这些工厂“已经不再被赋予社会机构的性质了” 。 当然 , 这些工厂更多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 或者说 , 这些工厂的规模效应依旧遵循了企业生产成本的流水规则 。
从工厂上班到重新回到家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1932年推出影响巨大的作品《美丽新世界》 , 对技术至上的未来深表担忧 。 据说该书的主要灵感正是来自于“福特主义” 。 在5G即将成为现实的智能时代 , 谁能断定赫胥黎的担忧不会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呢?

弗里曼说 , “300年来 , 庞大无比的工厂一直与我们同在 。 但是 , 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 。 任何风光的“巨兽” , 均不过是历史上的一缕云烟 。 “巨兽”的每一次出现 , 总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变化 。 弗里曼最后说 , “工业巨人主义可能已达到了它的顶峰” 。 这样的判断如果只是基于传统意义上的以占地面积和工人数量论英雄 , 自然合理 , 然而 , 今天的“巨兽”早就脱胎换骨 , 那些跨国公司何尝不是“巨兽”的表现之一?
巨型工厂促进了现代化 , 带来了现代性 。 现代性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 , 还包括社会学、劳资关系等各个层面 。 当然 , 最大的改变是将历史上的家庭劳动转化为社会性的群体劳动 。 但在5G乃至后5G时代 , 随着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未来人类很可能足不出户便可实现过去只有在工厂才能实现的劳动 。 一些发达科技公司已在作这方面的尝试 。
凡事有利即有弊 , 弗里曼笔下的“巨兽”未能免俗 。 虽然不能否认“巨兽”在定义世界的同时 ,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满足感 , 但这也意味着人类对资源的挥霍攀上了新高度 。 换言之 , “巨兽”定义的世界 , 不应只是人类的世界 , 而是应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在内的全口径要素 。 一言以蔽之 , 当资源环境脱离人类发展叙事 , 所有的盛景很可能是自绝后路的幻象 。
作者:禾 刀编辑:薛伟平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工厂|被工厂定义的世界——评《巨兽: 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