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被工厂定义的世界——评《巨兽: 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二 )



随着工厂的发展 , 劳资矛盾尖锐对立性质愈发明显 。 工厂最初出现是因为提高棉纺织品生产效率 , 到火车出现后 , 钢铁需求激增 , 还有战争也进一步刺激了钢铁的需求 , 工厂规模进入膨胀快车道 。 相较于棉花加工行业 , 钢铁更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 从北美到西欧东欧 , 再到后来的亚洲诸国 , 钢铁城市屡见不鲜 。
棉纺厂在英国大量出现后 , 用工规模屡创历史新高 , 自然会形成一个个以工厂为单位的全新社会 。 也许当初为了给那些让女儿外出务工家庭一个交待 , 一开始 , 许多工厂设置了诸多道德管制条款 , 后被人们讽刺为“道德警察制度” 。 这些制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家长们的代管期许 , 但相较于工厂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基因 , 终究不合时宜 。 “许多工人对严格的生活规定感到不满 , 一些人称之为‘工厂专制’” 。
弗里曼指出 , “钢铁行业似乎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证实了这样一种观点 , 即工厂系统正在创造两个全新的、相互敌对的阶层” 。 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总是无穷无尽 , 工人们必须起早贪黑 , 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 还面临监工的严厉监督与惩罚 。 在西方话剧舞台上 , 有一个以讽刺形象示人的丑角“敲钟人” , 这一形象正是来自于历史上那些敲钟催促工人上班的角色 。

工厂|被工厂定义的世界——评《巨兽: 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本文插图

▲1913年在底特律的福特高地公园工厂的磁电机装配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 美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 。 走在前列 , 意味遭遇的新问题往往更多也更严重 , 比如日益突出的劳资矛盾 。 “一战”的严重消耗对商品产生了巨大需要 , 进一步加剧工人体力劳动强度 , 而报酬并不匹配 , 工作环境仍然恶劣 , 诸多因素叠加 , 迫使工人加紧抱团 , 与资本家形成抗争力量实体 。 “一些罢工持续了很长时间 , 通用汽车工人是113天 , 纺织业工人是133天 , 玻璃业工人是102天 。 ”“罗斯福新政”时代《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用事业法》等法律的出台 , 本就是工厂劳资双方剑拔弩张的结果 。
工会力量的崛起 , 对“巨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也迫使资本家除了思考工厂规模外 , 还必须努力兼顾工人权益 。 时至今日 , 工会仍是劳资博弈的重要力量 。 这种力量不仅改写了劳资双方力量对比 , 甚至对政治舞台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从贪大求全到改写发展规则
世界上第一个工厂的建立 , “并非出于造福社会的宏大愿景 , 而是源于从商业机遇中获得的世俗动机” 。

在卖方市场时代 , 加大投资 , 兴建更大规模工厂 , 是最容易达成目标的“短平快”手段 。 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 , 有向规模要效益的 , 也有像“泰罗主义”和“福特主义”这样 , 通过创新管理手段 , 不断挖潜 , 因此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 。 “福特主义”极力推崇的生产标准化管理精髓 , 定义了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
工人力量的兴起 , 给工厂贪大求全模式踩了刹车 。 在“洛厄尔罢工”相持不下的上世纪初 , 许多资本家开始另寻出路 , 比如着手在生产和运营成本更低的美国西部等地建厂 , 一方面因那里成本更低 , 另一方面也作为与工会博弈的筹码 。 而在今天的中国 , 政府希望将东部一些产业 , 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 对企业而言 , 这同样具有成本比较优势 。
当然 , 并不是所有的“巨兽”只注意到生产成本 , 如“世界最大的汽车工厂在德国的沃尔夫斯堡 , 在那里 , 有7.2万名工人在占地1600英亩的工业综合体里工作 , 每年能生产83万辆大众汽车” 。 大众汽车公司瞄准的目标是“生产多样化的高质量产品” 。 众所周知 , 德国汽车的品质在全球仍首屈一指 。

苏联在乌拉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巨型工厂的做法 , 更大程度上是基于战争避险原则的考量而非纯粹的经济角度 , 正因如此 , 一旦转身市场经济 , 当初为极力躲避战争兴办的企业 , 反倒因为交通等原因的掣肘 , 很快坠入被淘汰的通道 。 像波兰格但斯克的列宁造船厂在1980年时有1.7万名工人 , 到了2014年却缩减到不足2000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