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灾频繁,古人是如何应对的( 三 )
当代水利专家林一山指出了舍南救北的局限性:“舍南救北和治水不治沙 , 结果未能舍南救北而走向反面 , 使荆江大堤处于南高北低的境地 , 造成荆江大堤处于洪水威胁的局面 。 ”所以本质上 , 它并不是一个符合水文规律的政策 , 不过是朝廷在利益权衡之下的丢卒保车 。退湖还田的肇始对于民间盲目围湖造田的现象 , 地方官员中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出了弊端 , 亦提出了遏制的建议 。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 , 湖北巡抚彭树葵上书希望朝廷下令固定现有垸田的数量 , 不允许民间再私自开垦 。 清朝廷开始重新审视垦荒政策的后果 , 下达了一系列退田还湖的诏令 , 其中在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公元1788年) , 长江再度发生特大洪水 , 朝野震动 。乾隆帝一面拨款赈灾 , 一面派遣钦差大臣调查原委 。 经查明 , 此次大水竟是与江心洲窖金洲有关 , 这块地皮被荆州望族萧家买下 , 萧家人从雍正年间就开始围垦 , 通过种植芦苇牟利 , 致使江心洲几十年来不断扩大 , 阻碍了江流 , 使得水位升高 , 最终水势一发不可收拾 。龙颜大怒的乾隆下旨查抄萧家家产 , 惩办渎职官员 , 以彰显废田还湖的决心 。 但是迫于人口与粮食压力 , 加上牵扯到地方豪强的利益、荆江南北间的矛盾以及清朝的腐败 , 围湖造田和废田还湖仍在交替进行 , 根本无法彻底实施 , 最后不了了之 。
影视剧中乾隆下令惩办贪官 , 查抄萧家我们会发现 , 长江水灾不仅频繁 , 而且危害也越来越大 , 其中人为原因显然是主因 , 古人对此已经有清晰的认识 , 提出了的治理对策也一度发挥了作用 。 但古人的应对往往追求的是短期效果 , 鲜有人从全局着想 , 长期来看会使形势更为恶化 。 根治水患实在也是投鼠忌器 , 民生是必须要兼顾的因素 , 人类的所作所为俱是为了生存 , 今后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 , 则是一个永远伴随着我们的难题 。参考资料明史 . 张廷玉湖广水利论 . 魏源皇朝经世文续编 . 盛康清史稿 . 赵尔巽长江流域水灾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 陈国生明清时期荆江洪水出路与“舍南救北” . 李可可* 本文由作者提供 , 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推荐阅读
- 俺的家乡水灾了!
- 2020年长江流域重要水雨情报告第30期(20200719..
- 疫情洪水灾变轮回,皆因巨量人口挤压自然生态
- 三峡大坝长江流域水涝旱灾怎么治理
- 洪灾频繁,也许问题出在治水理念上
- 大洋网|鄱阳湖水灾直击:“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 利益|员工频繁跳槽纳入信征体系,这能否保障企业利益?
- 洪水水灾,修坝固堤不如清淤沙河床
- 澎湃新闻|别再扫“清粉二维码”了!这可能是诈骗团伙
- 地震|70年代河南发生的惊天水灾,死亡人数堪比唐山地震却很少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