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陷入困境,中国向何处去

【文/ 许倬云】这是《说美国》的最后一章 , 在此我想将前文所说的美国的现象 , 与中国的处境互相对比 , 作为对中国前途的警示 。起笔写这一章的时候 , 恰巧有一本新书出版 , 乃是哈佛大学美国史教授拉波尔(Jill Lepore)所写的《如此真理:美国的历史》(These Truths: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这本书几乎长达千页 , 对于美国的过去有深刻的反省 。 从“如此真理”这四个字 , 可以看出其以反讽的笔法来检讨美国立国的理想和实际之间的落差 。 该书思想深刻 , 文笔流畅 , 使人欣赏其文采 , 但也令人心情沉重 。这本书一开始就说到美国立国:二百五十万欧洲白人 , 进入了这一片“新大陆” , 掳掠、奴役了两千五百万的非洲人 , 几乎逐灭了五千万新大陆的原住民(以上人口数字 , 与大家理解的数字稍微有参差) 。 在这块广阔肥沃的新土地上 , 白人无所不用其极 , 奴役其他种族来开拓土地 , 大量开发矿产和森林资源 。 作者认为 , 这种机遇历史上史无前例 , 将来也不会再有新大陆供人类挥霍 。 她也指出 , 这种机会使得白人在近代世界史上占尽了优势 , 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陷入困境,中国向何处去
电影《乱世佳人》从该书一开头就可以见到 , 白人的优越感实际是美国文化的盲点 。 于是她指出 , 美国历史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在号称自由的土地上 , 奴役他人;在征服的土地上 , 宣告主权;在奴役他人时 , 宣称自由;永远在战斗 , 把战斗当作自己的历史和使命——于是 , 美国历史呈现为一个织锦的图案 , 上面有信仰、有希望、有毁灭 , 也有繁荣 , 有技术的进步 , 也有道德的危机 。到了 18 世纪初 , 虽然有许多教派进入新大陆 , 然而真正信仰宗教的人大概只有20% 。 到了 18 世纪末叶 , 也就是美国独立建国的时候 , 则已有 80% 的人经常上教堂 。 因此 , 在美国建国的理念中 , 对神的仰望和依靠成为新国家立国的宗旨;人类的自由与平等是神的恩赐 。 一个排斥其他信仰、文明系统的国家 , 竟自以为是在神的恩宠之下 , 得到特殊的地位 。 美国所崇奉的人间的平等和自由 , 虽然是神赐予人类的 , 但是这赐予的对象却是经过选择的 , 也就是在单一神信仰之下的“选民” , 才配得到平等和自由 。 这也是反讽:不证自明的自由和平等 , 只是在“我们”自己人之间自由平等 , 对于外人却是另外一回事 。从这种语气上我们能够理解 , 该书的书名“如此真理”乃是明显的反讽 。 不少人相信“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普世价值” 。 不久前弗朗西斯·福山宣称 , 美国的制度就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经济 , 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和民主选举的政治体系 , 乃是历史的终结 。 福山的意思是指 , 人类的演化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状态 , 从此只需时时微调而已 。 然而 , 拉波尔的这部著作 , 却指陈了美国历史中无穷无尽的冲突和矛盾、对立和分裂 。18世纪以来 , 这一新国家缔造之后 , 很快因为这个新土地上几乎无限的发展空间 , 取得无穷资源 , 进而累积巨大的资本 , 开启了工业化 , 以机器代替人工劳动 。 因此 , 人类创造了崭新的文化 。 这一迅速开展的工业文化体系 , 经历一个世纪的继长增高 , 将美国的地位推向巅峰 。美国陷入困境,中国向何处去
电影《摩登时代》在最近二三十年内 , 我们所见到的是机器的不断更新 , 把管理机器的工人也抛出了生产线 。 生产能力增加的同时 , 没有职业也没有产业的人群增加了 。 追求快乐 , 追求福祉 , 慢慢替代追求生产和追求财富 。 拉波尔这本书的结论是:国家在分裂 , 城乡在分离 , 社会在分化 , 人群在离散 , 到最后 , “个人”陷入“粒子化”—这些现象 , 我在前面各章都已有叙述 。拉波尔宣称 , 面临这种对立和分裂 , 虽然美国在不断尝试、不断创建新的理念空间 , 但这究竟是能够解决问题 , 还是注定遭遇到了一个冲突矛盾之下的难题 , 终于难以避免彷徨与迷茫?她特别指出 , 19 世纪中叶是另一个转变的关口 , 已经面临过如此的困难 , 那时候是理性和信仰、真理和宣传、黑和白、奴役和自由、移民和公民的对立——凡此种种的矛盾 , 终于导致了美国的内战 。 内战终结后重建的过程 , 其实至今没有完成 。 从内战到今天 , 种种民权运动都是为了要挣扎、摆脱上述几乎已经视同“命定”的矛盾 。今天 , 我们也看见世界走向全球化 , 但是 , “群众”拥护的僭主 , 却将美国启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作灾害 , 宁可向全世界挑战 , 以保持美国优越的地位 。 这一种现象 , 也正是希腊历史上柏拉图所指出的、几乎难以避免的困扰:在五种政治制度之中 , 群众专政是最没有理性的一项 。 这一个现象 , 也正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麦迪逊在起草美国宪法时非常担忧的情况 , 而今天“僭主政治”居然出现了 。来源:观察者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