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强化产业“造血” 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 二 )


为此 , 清溪镇积极鼓励动员全镇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并且对员工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的简单加工制造企业 , 到坪石镇考察调研、投资投产 。
而在企业落地投产后 , 一方面 , 清溪镇扶贫团队协助企业鼓励当地村民就近就业 , 与此同时 , 各驻村第一书记(队员)广泛动员本村富余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就地就业;另一方面 , 清溪镇扶贫团队根据省、市相关的政策文件精神 , 协助企业给建设的扶贫车间申请了相关政策补贴 , 并配合企业安排人员到清溪参加培训 。 同时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 协助解决内部员工矛盾纠纷 。
前景可期
创新帮扶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从目前来看 , 扶贫车间是政府、市场、企业与贫困群众形成合力的重要扶贫模式 , 政府主导扶贫车间建设 , 为扶贫车间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 “扶贫车间的建立使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增收 , 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 。 ”肖家湾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 政府部门有诚意 , 民营企业有实力 , 贫困群众有干劲 , 形成了“群众赢、企业赢、产业赢、政府赢”的多赢局面 。
而在这一过程中 , 对口帮扶的清溪镇付出了很多 。 叶过房透露 , 清溪镇共投入扶贫引导资金60万元 , 用于支持现有3个扶贫车间在坪石当地扎根壮大发展 , 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含租金)约7.4万元 。 此外 , 稳定在车间就业的人员每月可以增加收入3500元以上 。
“目前 , 清溪镇扶持的扶贫车间已经步上生产经营正轨 , 扶贫车间员工稳定 , 订单满满 , 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 ”叶过房兴奋地表示 。
即便如此 , 采访人员在探访中也发现部分问题 。 由于贫困劳动力素质偏低 , 技能培训质量不高 , 导致没有就业长远规划 , 主动参加技能培训的热情不高 , 培训招聘工作也不能持续开展 。
此外 , 部分人就业观念落后 。 有村民透露:“有些人还认为扶贫车间是政府开设的工厂 , 在车间工作是政府给工资 , 造成工作态度散漫 。 并且这些人长期以来习惯了松散的田间生产 , 使得他们还不能快速转换身份 , 按工人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 。 ”也有部分村民甚至担心 , 扶贫车间在不久的将来会关闭 , 他们的“饭碗”随时会丢掉 。
吴广表示 , 要以党建为引领 , 转变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 , 帮助当地镇村干部树立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意识 , 同时引导鼓励当地群众摒弃“等、靠、要”的错误思想 , 坚定勤劳致富的正确理念 , 发动更多当地镇村干部群众支持企业发展 。 “我们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扶贫车间的合作模式 , 培育车间带头人和下游企业 , 努力让扶贫车间惠及更多贫困户和村民以及村集体 。 ”
攻坚亮点
近年来 , 清溪镇为助力乐昌市坪石镇精准脱贫 , 目前在肖家湾等村成功建设了扶贫车间 , 并引进清溪企业与多个省定贫困村合作成立企业 , 为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作出有益探索 , 扶贫车间采取“公司+车间+村集体+村民(包括贫困户)”的运作模式 , 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
成绩单
●肖家湾村就业扶贫车间厂房 , 由乐昌市特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向肖家湾村蔬菜一组经济合作社租用 , 每月租金1200元 , 村小组每年可增收1.44万元 。 同时 , 坪石镇肖家湾、莲塘、灵石坝3条省定贫困村 , 各使用东莞市清溪镇2019年到村引导资金10万元投资扶贫车间 , 各村每年保底收益0.8万元 。
●肖家湾村扶贫车间于去年12月初正式投产运营 , 创办初期计划招聘固定员工30余人 , 外包员工60余人 , 正常运转后固定员工可达50余人 , 外包员工可达100多人 , 其中能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30余人 , 预期每年人均收入达4万元左右 。
●自2016年起 ,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 , 清溪镇对口帮扶乐昌市坪石镇肖家湾村等10个省定相对贫困村 。 目前 , 该10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已全部出列 , 成功甩掉贫困村“帽子” , 258户贫困户、74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脱贫率达100% , 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 据统计 , 清溪在帮扶坪石方面已统筹各级行业、社会和财政资金投入4314万元 , 落实到村帮扶项目274个 , 到户帮扶项目1.8万个 。 截至2019年底 , 坪石10个省定相对贫困村集体总收入达90.4356万元 , 平均每村9.04356万元 , 与2015年相比增长3.8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