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心理师徐婧英|中国17岁以下孩子3千万有心理疾病!这3个心理问题,要从小重视
文|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 至少有3000万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
与躯体疾病不同 , 心理疾病的发生有滞后性 , 是个累积的渐进过程 。
比如感冒了 , 会发烧、咳嗽 , 像新冠疫情 , 症状就是咳嗽、发烧、身体乏力;
心理疾病则不同 , 引起心理问题的事件可能是几年、十几年前发生的 , 症状可是在几年、十几年后才表现出来 。 由于不像躯体症状那样明显 , 还有滞后性 , 常常不易觉察 , 耽误治疗 。
文章图片
家长要从小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 下面这几种行为就属于心理问题 , 家长要高度重视 , 并通过合理手段 , 加以改变 。 表现
1岁以上的孩子仍然吸吮手指 , 咬指甲咬到秃 , 甚至流血 , 还不断撕手皮 。 原因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0到1岁属口欲期 , 1岁以内的小婴儿喜欢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 , 通过吸吮、吃手、咬指甲等 , 探索世界 , 与外界发生联系 。
因此 , 1岁以内的宝宝吸吮手指、咬指甲是非常正常的 , 大可不必制止 , 过了这个阶段 , 自然不再吸吮了 。
如果强行制止 , 来自口腔的欲望不被满足 , 就会造成“口欲期固结” , 长大后依然吸吮手指 , 还会出现贪吃、抽烟、喝酒、唠叨等与口唇相关的心理障碍表现 。
同样道理 , 爱咬指甲的宝宝 , 如果不是缺乏锌等微量元素 , 常常由于心理原因 , 孩子压力大、焦虑不安 。
文章图片
应对:淡化处理 , 关注心理
千万别总说“别吃手”、“别咬指甲”或往手上抹辣椒、药水等 , 强制性地改掉这个习惯 , 如果强迫往往不会改掉 , 还会延长这个时期 。
正确做法:
孩子吃手、咬指甲时 , 父母平静地走过去 , 往孩子手里塞个玩具或水果、零食 , 转移注意力 , 让其把手从嘴里拿出来 。
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 ,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 , 寻找焦虑原因 , 多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 可以多拥抱孩子 , 多亲吻孩子 , 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温暖和支持 , 增加安全感 , 让焦虑不安的心理得到缓解 。
文章图片
表现
3岁以上的宝宝过度依赖父母 , 一刻也不能分开 , 否则大哭大闹 , 无法正常玩耍、学习 。 原因
发展心理学认为 , 0-2岁是儿童依恋形成期 。
这个阶段 , 宝宝与父母 , 尤其是妈妈 , 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 对其生存、心理发展都至关重要 。
2岁之后 , 随着宝宝长大 , 自我意识的增加 , 宝宝会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人 , 逐渐开始自我分化 , 会不再像以往那样粘父母 。 但是 , 如果之前父母过分照顾、不允许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 , 或者 , 孩子过早与父母分离 , 长期不在父母身边 , 或者 , 父母吵架、离异等 , 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 不敢与父母与分开 , 过分粘人 。
文章图片
应对:调整心态 , 表达你的爱
父母爱孩子 , 就要放手让其经历应该经历的一切 。 尤其是妈妈 , 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孩子黏人 , 难与妈妈分离 , 妈妈是否也不愿切断和孩子的亲密联系 , 不愿放手?是孩子真的离不开你 , 还是你不希望孩子长大 , 离开自己?
父母放松心态 , 保持一份平和、开放的心境 , 孩子该上幼儿园就放手让他去 , 不要担心这个 , 害怕那个 , 只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 , 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 。 要时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 。 ”千万别拿“不要你了”“不管你了”吓唬孩子 。
当离开孩子时 , 最好明确而形象地告诉孩子 , 什么时候会出现 。
孩子可能没有时间观念 , 你可以说:“当幼儿园吃完下午饭的时候 , 妈妈就来了 。 ”这样做 , 让孩子增加盼望 , 他就不会因为担心妈妈的离开而紧张害怕 。
文章图片
表现
怕打针、怕黑这都很正常 , 超过正常范围的恐惧就要注意了 , 比如有的7、8岁的男孩 , 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在房间 , 必须有人陪 , 看了一些紧张刺激的图书、绘本 , 就会做噩梦等 , 就是过度恐惧的表现 。 原因
虽然孩子怕的内容各不相同 , 但综合来看 , 不外是动物、怪物、黑暗 , 与父母分离、遭遗弃等一些事物或事件:
年龄不同 , 恐惧的内容各不相同:
0—3岁:害怕突然的声响 , 如雷电、爆竹、狗叫等
3—5岁:害怕动物、怪物、坏人等
5—8岁:害怕想象出来的东西
文章图片
应对:认真倾听 , 看见恐惧
孩子恐惧害怕 , 是一种自然体验和情绪 。 如果忽视不理 , 视而不见 , 孩子会感到孤立无援 , 越发加重恐惧感 。 不同年龄害怕的事物和表现各不相同 , 对父母来说 ,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 , 仔细倾听 , 安抚孩子 , 鼓励孩子克服恐惧 , 只要父母平静 , 孩子会马上安静下来 。
推荐阅读
- 心理科杨医师|夏季养生,推荐常吃这3种食物,美白淡斑,告别黄脸婆!
- 全家总动员,共同学经典,观澜大富社区国学亲子诵读获居民好评
- 辅警|心理咨询师、首批禁毒讲师……海淀有位“牛”辅警
- 亲子成长|父母“不争”,孩子才能“勤而行之”
- 一个人在阳光下微笑|“求旁边大姐的心理阴影面积”......哈哈哈哈哈哈........
- 辅导|团体心理活动 学生快乐解压
- 第一心理|农村怪象:家里的儿子再没出息,也不敢得罪,只是为了养老?
- 疫情|用行动探索这个世界
- 吴玉兰|考试季到来!聊聊中学生心理压力的那些事儿
- 海淀|心理咨询师、首批禁毒讲师……海淀有位“牛”辅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