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深度】中芯国际:华为最关键的友军( 二 )
那时在上海建半导体厂 , 成本优势得天独厚 。 厂房土建等成本要比台湾便宜38% , 土地价格是台湾的十分之一 。 因为建筑材料便宜 , 所以中芯国际盖厂房时用的钢筋都比台湾所用的大号 , 质量反而更好 。 水泥浇铸时做钢筋头的方式有90度的 , 也有135度的 。 后者比较好 , 但费工费料 , 张汝京都会选择后者 。
想尽办法省钱之外 , 中芯国际还要找钱 。 为了筹措资金 , 张汝京想了很多变通的方法 。 最典型的操作思路是利用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热情和投入弥补公司资本投入的不足 。 比如 , 在成都与当地政府合资建立工厂 。 在武汉 , 由地方政府给予定的资金支持 , 中芯国际提供托管服务 。
通过自建、当地政府共管与合资等模式 , 张汝京的中芯国际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深圳等地建立6座8寸晶圆厂与5座12寸晶圆厂 , 这被业内称为“菱形布局” 。
半导体制造行业也被业界戏称为做到一半就会“倒”的行业 。 主要原因在于 , 这是一个需要巨额资金密集投入 , 大量高科技人才集群工作的行业 。 巨额的资金和大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 , 形成这个行业巨大的进入壁垒 。 金钱和人才 , 缺一不可 。
2002年 , 中芯国际开始批量生产 , 寻找潜在客户 。
这时 , 远在深圳的华为 , 芯片设计事业已经小有成就 。 华为高管多次表示出想与大陆代工厂合作的意愿 , 但由于大陆厂商才刚刚起步 , 技术水平和流片质量较低 。 为了保证质量 , 当时的华为只能把目光放到国外 。
在张汝京的规划中 , 中芯国际的发展 , 是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的 。 因此 , 2004年中芯国际先后在纽约与香港两地上市 , 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
中芯迎来高光时刻的这一年 , 海思半导体刚刚成立 , 华为自研芯片业务从此迈向深水区 。
深水区向来凶猛 。 海思成立后 , 在烧钱与挣扎之中连亏了七年 。
华为早就吃过被美国卡脖子的苦头 , 因此顶着压力也要坚定投入 。 否则 , 海思也会像一些老牌芯片公司那样 , 放弃、认命 , 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
而台积电还没在高光时刻中享受太久 , 就迎来一番波浪 。 2003年到2006年 , 台积电先后两次起诉中芯国际 , 理由直指张汝京的台湾团队 , 认为他们侵犯台积电的技术专利及窃取商业机密 。
一部分工程师犯错的事实 , 让事态无法挽回 。 张汝京曾试图挽救局面 , 在北京高院和美国加州对台积电提起反诉 , 但最终无果 。
2009年初冬 , 美国法院判处中芯国际败诉 , 4天后 , 张汝京与时任董事长江上舟急飞香港 , 与台积电谈判 。
但在台积电强势施压下 , 妥协成为唯一解 。 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 坏消息接连而至:张汝京宣布辞职 , 离开一手创办的中芯国际;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数亿美元巨额赔偿;台积电入股中芯国际 , 持有约10%股份 。
扭转颓势
张汝京黯然离场后 , 王宁国开始主政中芯国际 。
翻看王宁国履历 , 不难发现 , 这是一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 。 王宁国拥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博士学位 , 曾服务于劳伦斯放射实验室及贝尔实验室 , 进行研究工作 , 在全世界半导体产业中颇具声望 。
80年代 , 王宁国进入应用材料公司 , 主导多项技术开发 , 拥有一百多项专利 。 早年间 , 他首先提出单一芯片集合制程技术 , 解决了传统晶圆厂的问题 , 将半导体工业带入更精密领域 。 应用材料公司称其为有史以来最成功产品而它的发明者就是王宁国 。 加盟中芯国际前 , 王宁国是华虹集团旗下华虹NEC董事长 。
但王宁国接手的却是一个负担沉重的企业 。 在他加入中芯国际不久后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财报显示 , 公司大幅亏损4.823亿美元 , 与台积电和解的相关费用更高达2.997亿美元 。
另外 , 王宁国上任后 , 不得不首先稳定团队以及稳定客户关系 。 不久后 , 王宁国公一项“机构精简计划” , 意在推动公司组织结构变革 , 核心是调整上层管理队伍与基层队伍 , 融合技术、生产、市场等资源 , 提高运营效率 。 王宁国初上任的“三把火”虽温和 , 却基本稳定了军心 。
王宁国还亲自延揽了一批拥有国际化经验的高管团队 , 其中就包括日后与他对立的首席运营官杨士宁 。 在成本控制上 , 他进行了机构精简 , 虽然引发多名管理层出走 , 但控制住了公司的开支 。
王宁国为中芯国际定下两条策略:避开和台积电正面竞争 , 力争让中芯成为客户的“最优备选” , 也就是做台积电备胎;完善本土产业链 , 帮助本土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设计公司发展 。
幸运的是 , 得益于全球半导体业的大势转旺 , 尤其是代工市场的增长创历史新高 , 2010年 , 中芯国际公司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 , 好消息提振了整个半导体业 。 与此同时 , 以盈利为导向的内部调整也开始发挥作用 , 公司毛利率由2009年第四季度的7.6%上升到2010第四季度的23.9% 。
然而此时 , 危机显现 。 在一次内部董事会上 , 大股东大唐电信提议 , 提升杨士宁为执行副总裁 , 这是总裁中级别最高的职位 。 相关人士称 , 在此之前 , 董事会其他成员对此项提议并不知情 。 而在公司内部 , 有关COO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不和的传闻也开始出现 。
推荐阅读
- 本质|黄多多获国际大奖,看了黄磊的教育,才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 国际时评 | 中国“双桨齐动” 经济破浪前行
-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回暖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积极作用
- 希望号|阿联酋火星探测器率先升空 拉开2020年国际火星探测序幕
- 广外今年招生5100名,新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布金爵奖官方入选影片名单
- 国际乒联:暂停8月所有赛事活动,中国香港公开赛今年内无法重新安排
- 留学|莎顿国际学院解读:新加坡艺术留学,中国留学生能否适应当地生活习惯?
- 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10分钟售票逾10万张
- 古美|国际观察:恢复邦交5周年 古美关系重回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