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深度】中芯国际:华为最关键的友军

_原题为 【深度】中芯国际:华为最关键的友军
中芯国际|【深度】中芯国际:华为最关键的友军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 |彭新 陆柯言
编辑 |林腾
国内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回A时刻到来 。
7月16日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 , 股票代码688981 。 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实现“A+H”的科创红筹企业 , 也将成为A股科技股龙头企业和市值最高的半导体企业之一 。 截至当日午间收盘 , 中芯国际报87.98元 , 市值6278.63亿元 。
在中国半导体业发展史上 , 2000年成立的中芯国际是最为特别的一家 。
当时 , 中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已经遭到了两次冲击 , 政府分别主导了“908”、“909”两项工程来突破半导体生产的瓶颈 , 但在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下 , 均以失败告终 。
张汝京创办的中芯国际 , 得益于各路资本的支持 , 迅速成为长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的龙头 , 一度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企业 。
中芯国际|【深度】中芯国际:华为最关键的友军
文章图片

二十年过去 , 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 , 华为芯片断供事件发酵、硬科技的回归、资本的追逐 , 种种因素集合下 , 这家公司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
【中芯国际|【深度】中芯国际:华为最关键的友军】5月5日 , 中芯国际宣布在科创板IPO 。 6月1日 , 上交所正式受理其科创板上市申请 , 随后在短短一周时间里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了首轮问询 , 从获受理到上会仅耗时仅18天 , 史无前例 。
成立至今 , 这家芯片代工企业先后经历了连续亏损、专利诉讼、创始人出局、控制权斗争等一系列变局 。 能够拥有如今的地位 , 背后是张汝京、江上舟、王宁国等诸多半导体人士的草创打拼、殚精竭虑 。
这家企业注定在大时代的洪流之中成为主角 。
艰难草创
1948年1月 , 张汝京出生于南京 , 没满周岁就在襁褓中随父母去了台湾 。 他的父亲早年从事冶金事业 , 当年带着建造钢铁厂的200多名技术人员离开大陆 , 到高雄“60兵工厂”工作 , 是台湾早期冶炼技术领域的灵魂人物 。
张汝京母亲参与创办金陵女中 。 她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 从小要求儿子刻苦学习 , 学好本事报效国家 。 在台湾 , 张汝京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
1970年 , 张汝京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 , 1974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工程学硕士学位毕业后 , 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工作 。 当时 , 德州仪器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 代表着芯片行业最高的水准 。
张汝京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步入其芯片生涯 。 他进德州仪器的时候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当时已经是这个公司的资深副总裁 。 他负责管理消费产品事业部 , 麾下有1000多人 , 张汝京就是其中一员 。
在德州仪器期间 , 张汝京收获颇大 , 他的顶头上司、研发老板正是大名鼎鼎的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 , 张汝京在基尔比手下实验室做了4年 , 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 。
另一位对张汝京影响颇大的恩师是邵子凡博士 , 后者在是当时世界顶级的芯片工厂建设大师 , 当厂长的时候 , 曾将濒临倒闭的晶圆厂起死回生 , 一直是张汝京心目中的楷模 。
跟随着邵子凡 , 张汝京参与了近十家芯片工厂的建设 , 成为业内公认的“建厂高手” 。 在德仪工作了20年 。 在此期间 , 他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地参与建造和管理过10来家晶圆工厂 , 对IC企业的建设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 。
根据德州仪器规定 , 已经工作满20年的张汝京可以选择提前退休 。 1997年11月 , 他先在无锡的华晶上华参与了6英寸晶圆厂的改建 , 后因为投资方的老板希望他们先在台湾设厂 , 时机成熟再到内地 。
在此安排下 , 张汝京于1998年2月回到了台湾 , 担任世大半导体的总经理 。 那时 , 他也已经提出在大陆投资的明确计划 , 计划第一厂和第二厂建在台湾 , 之后的第三厂到第十厂在大陆投资建造 。
张汝京负责在全球各地建立芯片制造工厂 , 但唯独没有在中国内地办厂 。 老父亲临终时“你什么时候到内地建厂?”这一问话 , 一直萦绕在张汝京心头 。
那时 , 台积电和联华电子(联电)在行业中已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规模优势 。 每四五年一次半导体景气循环 , 就像惊涛骇浪一样 , 上规模的企业才有资格生存 , 这甚至已经成为新进入者难以摆脱的魔咒 。
2000年 , 张汝京在上海创办中芯国际 , 作为中芯国际的发起人之一 , 张汝京员工识别证编号是E000001 。
当时 , 一批海外从事集成电路的华人专家向国家领导提出中国发展集成电路的建议 , 得到大力支持 。 2000年 , 几位专家进一步的安排了访问团 , 开始探索当时较为先进的第一座8英寸厂应当建在哪一座城市 。 江上舟时任上海市经委常任副主任 , 在江的大力邀请和努力之下 , 最终中芯国际落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