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陈平原一气儿出四本新书,重构精神的古都:希望学生用双脚走一遍北京城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一气儿出了四本新书《想象都市》《记忆北京》《当年游侠人》《学者的人间情怀》 , 这四本书构成了陈平原现代中国研究的新视野 , 有着文化史的意义 。
北京|陈平原一气儿出四本新书,重构精神的古都:希望学生用双脚走一遍北京城
文章图片

作为最早呼吁建立“北京学”的学者 , 陈平原曾在北大开设“北京文化研究”专题课 , 主持相关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主编“北京读本” 。 他以文人的情怀和底蕴、学者严谨扎实的治学功底 , 用想象和记忆的碎片来重构一个精神的古都 。 陈平原日前就“北京主题”接受了本报采访人员专访 。
最爱北京冬日的清晨盘点陈平原这几本新书可发现 , 在《想象都市》中 , 他在论文衡史中纵论古今 , 在都市现状中建言献策 , 其奉行的“人间情怀”渗透在字里行间 。 《当年游侠人》则收录了自晚清至现代二十五位在文学、文化、教育领域有所建树之士的文传二十九篇 。 《学者的人间情》凝聚着作者对巨变的社会及学术文化的独到思考 , 展现了一位学者的文化担当和社会关怀 。
另一本《北京记忆》对于北京读者而言 , 更有一份亲近感 。 那些旧日关于北京、关于北京研究的随笔 , 即便在今天也丝毫不过时 。 而谈及北京清晨印象与日后的北京研究之间的关系 , 陈平原特别用到了“草蛇灰线”这个词来形容 。
时至今日 , 陈平原依然清楚记得多年前北京初春的那个清晨 , 大约是六点 , 天还没亮 , 街灯昏黄 , 披着借来的军大衣 , 他步出火车站 , 见识想念已久的北京 。 “你问我第一印象是什么 , 那就是空气里有一股焦糊味 , 很特别 。 大约是凛冽的北风 , 干冷的空气 , 家家户户煤炉的呼吸 , 热腾腾的豆浆油条 , 再加上不时掠过的汽车尾气 , 搅拌而成的 。 ”他说 , 此后 , 也有过多次凌晨赶路的经验 , 如果是冬天 , 深感北京破晓时分所蕴涵的力量、神秘与尊严 。 这种混合着肃穆、端庄、大气的“北京气象” , 令人过目不忘 。
事实上 , 陈平原从1983年初第一次到北京 , 次年9月到北京大学念博士 , 十年后 , 他才对这座八百年古都略有感觉 , 他在1994年9月16日《北京日报》上发表了《“北京学”》 。 2001年秋季学期 , 在北大为研究生开设一门选修课 , 名为“北京文化研究” 。 “那年9月12日的‘开场白’ , 后来整理成文 , 初刊《书城》2002年第3期 。 那算是我第一篇比较像样的谈论北京的文章 。 ”随后 , 2008年三联书店刊行随笔集《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 今年增订重刊 , 正是刚刚面世的这本《记忆北京》 。
主张用双脚亲近这座城对北京的真正触摸、对北京的研究 , 在陈平原看来 , 一定要从双脚亲近这座城开始 。
在《“五方杂处”说北京》一文中 , 陈平原曾提及:“北京变化太快 , 曾经让许多文化人梦魂萦绕的‘老北京’ , 很快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 。 与其日后整天泡图书馆、博物馆阅读相关图像与文字 , 不如邀请年轻的朋友提前进入现场 , 获得若干鲜活的感觉 , 即便日后不专门从事北京研究 , 起码也保留一份温馨的记忆 。 ”令他欣慰的是 , 确实有不少学生听了他的话 , 有空就在北京城里四处游逛 , 拍还了不少照片 。
陈平原一直主张要用双脚亲近这座城 , 他自己不时借春游的名义 , 带研究生踏勘北京城 。 他曾特别感叹 , 很多在京读书的大学生及研究生 , 对脚下这座城市没有感情 , 也不屑于深入了解 。
陈平原说:“可惜不是北大校长 , 否则 , 我会设计若干考察路线 , 要求所有北大学生 , 不管你学什么专业 , 在学期间 , 至少必须有一次‘京城一日游’——用自己的双脚与双眼 , 亲近这座因历史悠久而让人肃然起敬、因华丽转身而显得分外妖娆、也因堵车及空气污染而使人郁闷的国际大都市 。 ”
陈平原主张更多人进入北京的专深研究 。 在他看来 , 是否“专深研究” , 与作者身份无关 , 而是属于治学态度及写作风格 。 “不管是大学教授、报社采访人员还是企业家、公务员 , 能讲好北京故事或推进北京研究 , 就是贡献 , 就值得表彰 , 没有殿堂与草根之分 。 ”陈平原提及 , 民国年间热心掌故及丛书编辑的瞿兑之、张次溪 , 以及一直大受欢迎、兼及掌故学与社会史的金受申、邓云乡 , 还有前些年出版《城记》的新华社采访人员王军 , 严格说来都不是专业研究者 。 “书出版后 , 只要读者叫好 , 没人计较作者的单位或职称的 。 面对‘北京‘这么个活色生香的庞然大物 , 只要真喜欢 , 肯钻研 , 有体会 , 能写作 , 就能有好成果 。 ”他直言 , 二十年或五十年后 , 还不知道谁是主流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