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买你的“脸”只要0.5元?别让网络黑产肆意泛滥

人脸识别技术方兴未艾 , 只有确保其健康发展 , 才能使人感受到“科技使生活更美好” , 而不是陷入焦虑和恐慌 。
人脸数据0.5元一份、修改软件35元一套……据媒体报道 , 一些网络黑产从业者利用电商平台 , 批量倒卖非法获取的人脸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网络工具及教程 。 深圳龙岗警方侦查发现 , 有不法分子使用AI换脸技术 , 绕开多个社交服务平台或系统的人脸认证机制 , 为违法犯罪团伙提供虚假注册、刷脸支付等黑产服务 。 截至目前 , 已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3名 。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 ,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无论是注册账户还是金融支付 , 仅凭“刷脸”就可以轻松搞定 。
相比起传统的密码登录 , 人脸识别最大的优势在于简单快捷 , 这样的“优势” , 对于不法分子来说同样成立——与破解用户密码相比 , 获取人脸信息数据无疑要简单得多 。 为了防止人脸信息被盗用 , 很多网络平台都启用了动态识别机制 , 没想到 , “照片活化”工具应运而生 。 通过这种工具 , 简单的人脸照片 , 可以被修改为执行“眨眨眼、张张嘴、点点头”等操作的人脸验证视频 。
人脸数据、“照片活化”工具在网络平台待价而沽 , 甚至还附带有全套操作教程 , 这样的局面令人细思极恐 。 人脸信息时刻暴露在外 , 如果轻易被人窃取和滥用 , 意味着个人权益随时可能遭受侵害 。 在严厉打击人脸数据犯罪的同时 , 网络销售平台同样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 通过关键词搜索 , 媒体采访人员轻易找到了大量出售人脸数据和“照片活化”工具的店铺 , 网络交易平台的常态化监督管理体现在了哪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 网络交易平台有必要扎紧制度的篱笆 。
身处大数据时代 , 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毋庸赘言 。 黑色产业链中兜售的人脸数据不只是单纯的照片 , 而是绑定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一系列敏感数据的“资料包” , 是谁将个人信息打包销售?有卖家透露 , 自己售卖的人脸信息来自一些网贷和招聘平台 。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 当越来越多商家“理直气壮”搜集人脸数据的时候 , 商业应用的原则和边界在哪里 , 个人信息应该如何保管和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 ,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 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并经消费者同意 。 那么 , 在商家纷纷热衷于采集人脸数据的过程中 , 是否满足“合法、正当、必要”的基本条件呢?答案似乎不容乐观 , 因为有些采集并无必要 , 有些悄无声息地采集甚至连“合法”和“正当”都无法满足 。
2019年8月 , AI换脸应用“ZAO”一度刷爆了朋友圈 , 随后很快无疾而终 。 究其原因 , 大张旗鼓搜集人脸数据的做法 , 引起了公众对这一技术的恐惧和反思 。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 或明或暗采集人脸数据的商家越来越多 , 如果不能明确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边界和管理责任 , 如何避免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沦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从这种角度来看 , 网络黑产的泛滥既是对加强网络监管的提醒 , 同时也是对明确人脸识别技术法律边界作出的警示 。
明年将施行的《民法典》 , 对自然人个人信息的范畴进行了专门说明 , 生物识别信息被纳入其中 。 除此之外 , 正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 , 也应对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的保护作出安排 。 谁能收集人脸信息、需要遵循什么原则、满足什么条件、如何进行数据管理、承担责任追究……这一切 , 都需要明确的说法 。 无论如何 , 个人生物信息都不能沦为任人撕扯的“唐僧肉” 。
人脸识别技术方兴未艾 , 只有确保其健康发展 , 才能使人感受到“科技使生活更美好” , 而不是陷入焦虑和恐慌 。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赵志疆
编辑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