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通村最美家庭、以舍小家顾大家
家就像根 , 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 , 不会提高温度 , 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 , 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 , 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 。 在我们身边 , 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金山卫镇卫通村涌现出很多家庭奋战在抗疫一线 , 周忠妹家庭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发光源 , 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实际行动 , 生动演绎“最美家庭”的战疫故事 , 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道美丽风景 。自接到疫情防控任务以来 , 周忠妹积极响应疫情防控需要 , 果断报名加入志愿者的行列 , 作为村委会健康驿站的医生 , 她主动承担起为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的工作 。 “我是医生 , 测量体温的工作我来!”疫情期间 , 她瘦小的身影出现在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 在居家隔离户间忙碌 , “你好 , 身体有没有异常?我们来帮你检测一下体温 。 ”她坚持每天上门测体温 , 认真询问和记录相关信息 , 同时对返沪人员嘘寒问暖 , 待人和蔼可亲,细心地叮嘱他们居家隔离基本防疫知识 , 用敬业精神和真情感染每一位返沪人员 , 让他们心情愉悦地配合和支持工作 。她是村民口中的“赤脚医生” , 是为村民传达各类消息的信息员 , 更是乐于奉献的巾帼志愿者 。 作为小组的信息员 , 疫情发生以来关于实行封闭式管理、口罩预约登记等消息 , 她第一时间告知本小组村民;有外来户回村的消息 , 第一时间告知村委会 。 她时常向身边的人宣传防控知识 , 引导大家做好自身防护 , 不要恐慌 , 面对不理解、有抱怨的的村民 , 她耐心劝导 。 她说“疫情期间 , 能为老百姓做点事 , 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 ”她无所畏惧 , 认真做好个人防护 , 义无反顾地冲在抗疫的前线 。周忠妹的丈夫张香兵及儿子周张辉全力支持她的工作 。 丈夫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 , 他说:“作为社区医生 , 为老百姓服务应该的 , 只有大家稳了 , 小家才能安 。 ”为了能让周忠妹能够一心抗“疫” , 无“后顾之忧” , 他把家里的老人、小孩照顾好 。 儿子也十分理解她的工作 , 自己上好网课、认真学习 。 在儿子心中 , 母亲是英雄 , 不能让母亲担心 。 在这场战役中 , 一家人没有抱怨过 , 是带头宣传、身体力行 , 带动邻里共同抗疫的家庭用赤诚打动人心 , 用坚守捍卫本职 , 身体力行 , 共抗疫情 。张贺斌因患有肌肉萎缩 , 现在长期卧床 , 生活不能自理 , 吃饭需要家人喂 , 上厕所需要家人扶 , 他的妻子沈翠凤虽然已经退休了 , 但是生活的重担让她仍出门打临工 , 中午还要回家给丈夫烧饭喂饭 , 下班了还要匆匆忙忙赶回家服侍丈夫 。 他的儿子张旭成看到母亲一个人撑起了家里的重担 , 白天上班做协管 , 晚上还要去打打临工做保安来贴补家用 。 就是这样的家庭在疫情期间还心系志愿者 , 看到他们晚上在大风中站岗毅然捐了两件大衣给志愿者 。牵手相伴几个春夏秋冬 , 张贺斌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 , 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 他们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
推荐阅读
- 看到他下跪,我们哽咽了 | 清水慈善帮扶困难家庭
- 家庭的孝无法适应老龄化社会问题
- 中年|这10个抗洪大堤上的“最美镜头” 每一个都让人心疼
- 中年|80岁爷爷给孙子的忠告:娶媳妇时,这3种家庭的女儿尽量不要娶
- 青年|10个抗洪大堤上的“最美镜头”,每一个都让我们眼含泪水
- 中年|大通湖:防汛一线短暂的“家庭聚会”
- 白露|云南蒙自特大杀人案回顾:因家庭矛盾连杀10人,事后服毒自杀!
- 疫情之下的家庭教育
- 情感|心理学家:子女要尽早跟父母“分家”,家庭相处需要界限
- 正能量|满屏都是正能量!5位热心市民获评莆田“最美文明交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