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搭档”遇挫,广发被罚、国信变更定增主承

7月12日晚间 , 国信证券(002736.SZ)公告称不再聘请广发证券为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联席主承销商 , 变更为中国银河证券、红塔证券 。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时间窗口较好 , 国信证券“等不及” 。
2009年开始 , 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便相互“扶持” 。 2010年广发证券借壳上市 , 2011年进行再融资 , 保荐券商正是国信证券;“投桃报李”的行业惯例之下 , 2015年国信证券A股上市的保荐券商则是广发证券;在创业板开市初期“直投+保荐”的做法下 , 两家券商旗下的直投公司广发信德和国信弘盛之间也有相互效仿 。
值得一提的是 , 广发证券2019年因为批文过期 , 150亿元融资计划最终失效 , 对国信证券来说其实也是一笔业务的损失 。
此外 , 在广发证券7月10日发布的公告当中 , 也透露了“金牌保代”陈家茂被罚10年禁入市场 , 主管投行业务的秦力、欧阳西、何宽华等人也都一起被重罚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这可能意味着部分投行业务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生涯的终结 。
紧抓时间窗口
7月12日晚间 , 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 , 不再聘请广发证券为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联席主承销商 , 变更为中国银河证券、红塔证券 。 这一次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在业务合作上“分道扬镳” , 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跟发行的时间窗口有关 。
4月25日 , 国信证券宣布于4月22日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 , 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4亿股新股 , 发生转增股本等情形导致总股本发生变化的 , 可相应调整本次发行数量 , 本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
由此可见 , 2021年4月之前国信证券都可以实施增发计划 , 但其依然作出了更换广发证券的决定 。 7月10日晚 , 广发证券公告称 , 证监会拟对公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 。
对此 , 深圳一位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过去一个月券商股遭遇热炒 , 股价拉升明显 。 定增本来就要求贴近市场价格发行 , 这个时候其实是抓紧时间完成融资的好机会 , 一旦错过时机 , 定增计划就不好实施了 , 可以理解国信证券这个时候的迫切需求 , 不大可能等广发证券处罚期结束 。
自6月19日券商股行情启动至今 , 国信证券涨幅接近50% , 7月13日涨5.12% , 收盘报15.19元 , 市净率为2.51倍 。 相比之下7月13日广发证券跌2.04% , 报收17.29元 , 市净率仅为1.42倍 , H股甚至大跌6.24% 。
2018年12月26日 , 广发证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批复 , 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8亿股新股 , 自核准发行之日(2018年12月17日)起6个月内有效 。 半年过去 , 广发证券表示 , “在取得上述批复后 , 公司一直积极推进发行事宜 , 但由于市场环境和融资时机变化等因素 , 公司未能在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发行工作 , 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 。
可见“市场环境和融资时机”对券商增发来说多么重要 。
业务相互“取经”
过去十几年广发证券和国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一直在相互学习当中 。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称 , 国信证券构筑“人海”模式 , 通过招聘大量保荐人 , 并设置“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事业部制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 薪酬激励机制推动保荐人接洽项目、自担风险 , 培育“狼性文化” , 提升业务数量 。
一位接近广发证券和国信证券的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其实广发证券的投行业务向国信证券“取经”比较多 , 尤其是在独立运营以及进取的文化方面 , 而后来“金牌保代”陈家茂主导的粤东投行部后来也做出了广发证券自身特色 。 无论是券商的投行运作 , 还是“保荐+直投”的模式 , 其实双方都一直在相互学习当中 , 不过从大的方向来看 , 国信证券在2010年左右投行业务开始领先全行业 , 广发其实向国信学的更多一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