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浆妈妈育儿说|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安全感对宝宝很重要?缺乏安全感的6种表现( 二 )


小豆浆妈妈育儿说|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安全感对宝宝很重要?缺乏安全感的6种表现
文章图片
4、喜欢抱被子或毛绒玩具睡觉
宝宝睡觉时习惯抱东西 , 如被角、毛绒玩具或宝宝喜欢的物品等 , 宝宝的睡姿常是侧躺、蜷缩睡 , 在心理学上宝宝这类行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5、宝宝过分的依赖
宝宝过分依赖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长过分溺爱 , 替宝宝包办一切 , 导致宝宝的独立性差 , 过分依赖父母;另一方面是宝宝缺乏安全感 , 依赖父母 , 害怕父母的离开 , 建议家长日常要观察孩子属于哪一方面原因 , 针对具体的问题来具体的解决 。
6、宝宝性格孤僻不合群
宝宝不善于交朋友 , 总是一个人玩自己的 , 一个人待着 , 上了幼儿园后不合群 , 宝宝的这些行为表现 , 大多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导致的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基石 , 能帮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 这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
安全感对宝宝心理有哪些影响?
依恋是宝宝与成人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情绪 , 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现实发展 , 还会对宝宝人格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
凡是与情感体验相联系的事件或经验 , 都容易对人体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影响 , 对宝宝也同样如此 。
在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和情绪状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 这些情绪体验和情感记忆会转化为宝宝和外界发生联系、与他人相处的内在原则和行为方式 。 有了这种安全依恋感 , 宝宝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 , 从而愿意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 , 尝试与陌生人接近 , 这样可以扩大宝宝的视野 , 快速发展宝宝的认知能力 。
研究依恋的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强烈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 , 一生中都将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种论断有些绝对 , 但其他的心理学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此观点的价值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婴儿时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 , 到3岁半时 , 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恋的同龄儿童更为活跃 , 比较多的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追随 , 富有同情心 , 表现出明显的领导才能、
而那些没有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 , 容易胆怯退缩 , 对他人不信任 , 缺乏自信心 , 情绪不稳定 , 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 并对环境的适应力也很差 。
宝宝的依恋心理有哪些发展阶段?
当宝宝还未出生时 , 妈妈的子宫让胎儿感受到绝对的安全 , 胎儿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 , 妈妈就已满足了 , 当宝宝出生后 , 离开温暖、安全、舒适的子宫 , 于是宝宝开始寻求新的依恋 。
【心理学家将宝宝依恋分为四个阶段】:
?前依恋期(0-2个月)
宝宝用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视家长眼睛等方式 , 开始与他人接触 , 一旦家长给出反应 , 宝宝会用微笑或全身性活动给予应答 , 这阶段的宝宝可以识别母亲的气味和声音 , 但还没有实现对人际关系的客体的分化 , 所以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 , 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和爱护 。
?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宝宝开始对熟悉的家人和陌生人做出不同的反应 , 渴望更多的身体抚摸和拥抱 , 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周围人 , 当宝宝发出信号时 , 期望家人给反应 , 但仍无法区别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
?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宝宝对家人的依恋变得很明显 , 表现出分离焦虑 , 当家人离开时 , 宝宝会变得难过和焦虑 , 除了用哭声抗议家人的离开 , 1-2岁的宝宝会跟随并爬到家人身上 , 这个阶段对宝宝来说 , 把家人当作安全基地 , 并从中获得情感方面的支持 。
?交互关系阶段(18-24个月以后)
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宝宝能够理解家人的来去 , 和预测家人的回归 , 于是宝宝分离抗拒感降低 , 且宝宝会与家长进行沟通 , 协商 , 使用请求和劝说来改变离去的现实 , 宝宝学会为达到特定目的而有意的行动 , 并考虑他人的情感与反应 , 如果哭泣不再是一种机体内部状态的完全自动化反应 , 而是被宝宝用来作为召唤妈妈的手段 , 且宝宝可以根据妈妈的反应和自身的距离调整哭喊的强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