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方建筑中月梁有何区别?
月梁是独具江南水乡风格的构件 , 和常见的三架梁五架梁等做法多有不同 ,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木结构建筑中 , 多做平直的梁 , 而南方的做法则将梁稍加弯曲 , 形如月亮 , 故称之为月梁 。 加之南方天气炎热 , 殿堂基本上都做“彻上明造”而不做天棚 , 这样一来月梁的形象暴露于外 , 当人们进入殿堂时 , 全部梁架构造一目了然 。
北方的木构建筑之中 , 几乎每个殿宇都有天棚、天花 , 把梁架一切构件全部遮挡 , 什么也看不见 。 早期殿座做“彻上明造”式样的比较少 。 因为北方的梁架各部分都隐藏在天棚里 , 所以就不必在梁的表面做雕刻 , 对于彩画也做得比较少 。北方地区的汉族木构建筑虽然有月梁的做法 , 也有月梁的出现 , 但是这并不普遍 , 汉代称这种月梁为“虹梁” , 也是非常形象的称呼 。例如 , 出于对南方建筑的喜爱 , 北方的月梁一般用于大住宅、大府第、大厅堂、大佛殿、大祠堂等比较大型的建筑中 , 而且大月梁与平梁的表面不是光秃秃的 , 在施工完毕之后都要进行雕刻或绘彩画 , 在皇家的建筑中都雕绘龙凤之类的图画 , 如清代一位皇帝曾出的上联为:“雕梁雕出双凤舞” , 随后的大臣答曰:“画栋画到六龙飞” 。
一般认为 , 元代建筑武义延福寺大殿是宋元早期建筑向南方民居过渡的代表 , 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曾对大殿进行过测绘 , 他们发现“大殿完整地保留了元代木构件半拱建筑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 , 即 , 在平梁梁底与金柱柱头之间 , 加弓形月梁 , 起牵作用 , 此种做法下开江南弓形月梁之先声 。由于梁架结构的差异 , 地方做法大木构件的组合与官式建筑大木的组合是有区别的 , 北方多受抬梁式构架的影响 , 而南方则穿斗较多 , 北方的榫卯连接很少完全穿透构件 , 榫长较短;南方有专门穿透构件的榫卯类型 , 如半榫、透榫等 。北方木构件粗大 , 榫卯粗短;而南方构件纤细 , 榫卯细长 , 尤其是在民居和穿斗式建筑中 , 山面柱子和榀架的交点都做成相交的透榫 。南北方榫卯做法也有差异 , 北方早期阑额(额枋)直榫入柱 , 而南方早期阑额与柱多用镊口鼓卯或燕尾榫相接等 , 以镊口鼓卯、带袖肩燕尾榫、直榫、柱头方形馒头榫为代表 。
可见 , 月梁一般都用扁方料 , 所以称为“扁作” 。 梁高呈弧形 , 梁底略向上凹 , 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以雕刻 , 外观秀巧 。 月梁不仅仅是承托了古建筑的重量 , 它精美的雕刻 , 柔曲的外形 , 真的是美观而精巧;它的存在也是为古建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让原本了无生趣的梁架 , 也变得富有艺术情趣 。梁架之中最重要的是大梁 , 又称五架梁 , 梁上的雕刻彩绘多集中在五架梁上 , 在梁的左右箍头之外 , 雕画出云锦 , 梁底面雕画花朵等纹样 , 左右丁头栱侧绘出云卷 , 在斗栱上以承担脊槫 。但是在更多的民居中 , 并没有严格采用抬梁式的结构 , 而是将建筑的进深方向分成不同的三间 , 每间梁架的结构也不同 , 最主要的“四界大梁” , 可以是扁作的月梁 , 也可以是圆作的梁 。内四界的“四界大梁”简称“大梁” 。 搁架在前后两根步柱上面 , 大梁作成长方矩形 。 木构以抬梁体系为主 , 兼有穿斗体系构架 , 梁架月梁扁作、圆作做法并重 。 和月梁配合的“鹰嘴”(两侧削尖的柁墩)童柱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 由于穿斗式或者混合式灵活的结构 , 这些建筑内部并不对称 , 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营造出不同的空间 。
推荐阅读
- 我给中国乳品质量洗个地
- 在“黄金海岸”中国这样实现人工港口与海龟共生
- 当核聚变遇上3D打印中国使“人造太阳”更近一步
- 欺人太甚!近两个月美国全面围剿中国实录
- 纸老虎?俄媒:美国不敢与中国在南海发生直接冲突
- 中国人不学西方的好
- 中国结
- 平原公子:谁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人
- 平原公子:台积电断供,中国科技不可“投降”
- 美政客企图剥夺中国对人类做贡献的机会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