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为房屋通风?冷巷、瓦片“齐上阵”,通风纳凉不在话下( 三 )


自《营造法式》确立了建筑的规格及配合标准后 , 不同阶级的建筑等级更是被严格区分开来 。《明史·舆服志四》中就记载了各个品级的官员对应的建筑规格:“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 , ……三品五品厅堂五间七架 , ……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 , ……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 , 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
百姓自用建筑在柱子、梁、屋顶高度、斗拱等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因此百姓的建筑设计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 拿通风方面来说 , 既要符合朝廷的规制 , 又要能达到舒适、通风、换气的效果 。所幸作为建筑内主要通风的门和窗不在限制之内 , 清代的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吾观今世之人 , 能变古法为今制者 , 其惟窗栏二事乎” 。
在严谨的建筑结构下 , 古代的工匠们就设计了如此众多的通风方式 , 仅《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窗的就有破子棂窗、版棂窗、睒电窗和阑槛钩窗等四种样式 。能够在严苛的规章之内做出这么多的创新 , 可见古代匠人们的建筑水平是非常高超的 。
|古人如何为房屋通风?冷巷、瓦片“齐上阵”,通风纳凉不在话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屋顶总结
古代并没有空调、风扇之类的降温工具 , 但是他们仍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智慧提高生活的舒适度 , 这是很难得的 。通过建筑结构通风换气 , 一些富贵人家还能够建造冰窖储存冬天放进去的冰块 , 用来夏季降温 。所幸现在仍有大量的古代建筑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 这对于以木质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来说是极为不易的 。古代建筑之美不仅仅在于其外形的美观 , 古代建筑在结构设计、材料运用、配合规格、尺寸比例上也值得现代建筑所借鉴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
2、《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
3、《木经》
【|古人如何为房屋通风?冷巷、瓦片“齐上阵”,通风纳凉不在话下】4、《营造法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