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文艺批评 | 贾冬阳:“古今之争”与“古今一义”( 二 )
在为萌萌逝世三周年所作的纪念文章中 , 刘小枫教授这样写道: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出自土地深处的感觉 , 但我们这代人的土地感觉的确有些不同 , 因为我们来自的土地经历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耕耘…… , 对我们的土地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痉挛 , 我们必须做出反思 。 这是我们的命相和财富 , 学问的热情来自于此 。 问题在于 , 我们当凭靠何种哲学来反思 , 现代西方哲学是否能够承载我们的反思?[3]
这无异于告诉我们 , 选择什么样的学问方向、做何种品质的学问 , 既出乎生命热情 , 更关涉其来自土地深处的感觉 。 换言之 , 要想摆脱“胜利者”强力的震慑 , 首先要对我们立足其上的“土地”的“苦难”与“命运”有深彻的关切 , 没有这种土地感觉与问题关切 , 煌煌学术 , 很可能沦为附着在西方学术工业机体上的技术活儿…… , 但这只是必要条件 。 没有反思进而破除造成这一土地命运的种种“强力意识形态”的“能力” , 所谓“意志” , 不过一个无力的感叹 。
在此意义上 , 重启“古今之争”的施特劳斯被引入中国 , 首先带给汉语学界的激发就在于 , 中国人洗心革面奋不顾身要接的现代西方文明的“轨” , 本身就面临着重大的危机 。 [4] 如此接轨 , 无异于双重危机!毫无疑问 , 中国当然需要“现代化” , 否则连说话的资格也没有 。 但盲目而热切地启蒙与接轨 , 又将给中国带来怎样更深重的危机与风险?除了西方式的“大而霸之”之路 , 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正是在此意义上 , 深入反省现代性危机、通盘认识西方文明之根底进而启“启蒙”之“蒙” , 成为学界少数有心人自觉设置的严肃课题 。
本文插图
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
作者: [美] 列奥·施特劳斯
编者:刘小枫
译者: 刘振 等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0-1
但值得思索的问题是:西方文明的“现代性危机” , 是内在于古希腊文明中的“基因病” , 还是仅仅肇端于16、17世纪古今政治哲学分道扬镳十字路口上的“流行病”?[5] 如施特劳斯所说 , 所谓“现代性危机”乃“现代政治哲学危机”的后果之一 。 倘若如此 , 那我们藉以检审西方现代性危机的古典政治哲学 , 难道不正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母体?二者之间除了“断裂”与“争纷” , 没有一点哲学之为哲学的“家族相似性”?质而言之 , 现代西方难道不是从古代西方开出来的?
本文插图
近百年来 , 大声疾呼西方文明危机的有识之士 , 从布克哈特、尼采、斯宾格勒、海德格尔直迄施特劳斯 , 几乎都来自德语世界 , 几乎从未有英美哲人发此惊呼 , 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在《德国战后哲学的现存问题》一文中 , 施特劳斯开篇就挑明 , “德国人智识的荣耀和政治的不幸” , 都可以追溯到一个相同的原因 , 即“德国文明比西方文明年轻得多 。 ”[6] 真是个奇怪的论断!德国不是西方的一部分吗?施特劳斯何以将“德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截然分开?二者内在的“差异”又是什么?施特劳斯告诉我们 , “德国哲学比西方哲学更倾向于对文明、文明的传统持一种批评的态度” , 尤其是“对现代文明大观念的激进批判” 。 [7] 所谓“现代文明大观念” , 就是肇端于英法启蒙哲人的种种现代性构想 。 无论古希腊思想对德国哲学有怎样的影响 , 无论德国哲学尤其战后德国哲学对现代文明及其中坚现代科学的“激进批判”带来了怎样的思想与政治后果 , 施特劳斯的这一论断都启发我们思考 , 处于西方思想“边缘状态”的德国哲学 , 具有迥异于“英法启蒙哲学”——今天尤其是“英美科学哲学”——的哲学品质与思想取向 , 更值得汉语学界深入研究其利弊 。 那么 , 如今日益占据统治地位的英美哲学具有怎样的取向?在张志扬教授看来——
推荐阅读
- 齐齐哈尔文艺|【扎龙诗会】逝去的天使——娟子/伊琳
- 白云山印象|【文艺天地】阳光笔艺会24——白云山印象(组诗)
- 阳光导报|【文艺天地】【秋雨冬雪集】之【浅论诗歌的哲学特性】 (2)
- 南方都市报|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莫言中篇小说精品”系列
- 宗教信仰|意大利:曾经罗马帝国的核心,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 重庆文艺广播|【打卡】新公园,运动健身新场地
- 穿搭|李宇春总算有点女人味了,穿格纹拼接裙时髦文艺,露出美腿更抢镜
- |赵丽颖胶片写真释出,露背吊带长裙文艺十足,清风拂过发丝超氧气
- 旅行作家尼玛次仁|只有爱戏剧幻城:一道敲打灵魂的文艺大餐,你准备好了么?
- 厦门|厦门,一座将浪漫文艺进行到底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