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全国车位缺口已达约8000万个 停车场建设需要再发力( 三 )


停车场 , 谁来建?“车位类似商品房 , 个人自用、排他性强 , 单靠政府部门很难满足需求 , 应当坚持市场运作、发挥企业力量 。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刘举说 。
企业积极性如何?调查中记者发现 , 近年来虽有许多国企涉足停车场建设 , 一些社会资本却在观望 , 即便投资停车产业 , 也多为智慧停车、服务管理等 , 对建设环节热情不太高 。 一句话 , 产业化不甚理想 。
问题出在哪里呢?记者请企业来说说——
徐州彭园景区一处公共停车场负责人陈晓锋亮出家底:地下车库前期投入大 , 410个车位、成本约1亿元;紧邻景区、医院 , 车位周转率较高 , 但因当地收费较低 , 5元/2小时 , 年纯收入也就不到300万元 。 “不算利息 , 静态收回建设成本需30多年 , 许多中小企业恐怕‘受不了’ 。 ”
京能智慧公司总工程师翟凯鸿也拿出苏州胡同停车楼的“明细”:总投资 , 车位、施工、画线、道闸、指路牌等 , 约580万元;收入 , 第一年150万元 , 往后逐年看涨 , 第十年有望达320万元;支出 , 电费、维护费、工资、财务费用等 , 每年140万—175万元 , “到第十年合同期满 , 能还完贷款、收回投资 , 利润100万元出头 , 不多吧?”
不难看出 , 利润低、成本高、盈利周期长是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 解决这一问题 , 关键要从投融资、执法、价格等方面入手 , 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环境 。
——创新投融资模式 , 让投资“转得好” 。
“我们在福建、江西等地的停车场项目 , 均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 。 政府部门提供资源 , 由项目公司统一规划、建设、运营 。 ”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公司董事刘龙保说 。
市场成长初期 , 离不开政府部门引导——实践中 , 有的城市采取“整体打包”、由其他盈利较好项目反哺投资者 , 有的通过税费减免、定向补贴等为企业“减负” , 也有不少城市在投融资模式上与企业“抱团” 。
“科学的投融资模式会让政府部门和企业实现双赢 。 ”中铁建旗下阿达驻车公司党委书记庞博向记者介绍了两类主要模式:一种是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政府部门出地、企业出钱、风险利益共担 , “比如我们在西安投资建设19个停车场 , 土地划拨使用 , 回报是车位特许经营权及建设补贴”;另一种是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 , “我们在安徽黄山与当地城投公司组建项目公司、打造1万个停车位 , 政府部门将路侧收费运营权授予项目公司 , 30年经营期满后我们退出 , 资产归当地政府部门 。 ”
“打包”“抱团”外 , 项目也可自我“造血” 。 京能智慧最近在北京建设了一处停车楼 , 还没运营便敲定两笔大单:一层供汽车4S店作仓库 , 一层被充电桩企业认领 。 盈利渠道拓展了 , 回本周期有望缩短至8年 。
“车位难以取得产权证明 , 单靠经营权很难在银行融资”“宁租不买、车位‘无主’ , 共享停车产业受阻 。 ”不少受访者表示 , 期待相关产权政策能更加完善 。 “产权明晰是产业化的基础 。 ”程世东认为 , 各地应尽快确定各类停车位的产权归属 , “融资、交易更顺畅 , 产业才能活起来 。 ”
——科学合理引导需求 , 让投资“回得快” 。
“有配建标准 , 我们肯定会执行 , 可往往建了就亏 。 ”调查中 , 中南置地苏北公司副总裁盛宇飞反映 , 在苏北地区建成一个住宅车位约需12万元 , 但只能卖到六七万元 , “有几个楼盘 , 人都住满了 , 车位还有三成没出手 。 业主觉得停路边不花钱、挺方便 , 谁会买车位?”
需求起不来 , 投资就会慢下来 。 合法车位闲置 , 一定程度是因为低价乃至免费停车分流走了需求 。 刘举认为 , 要打破“违规占道停车——需求不振——收益低、建设慢——缺口扩大”的怪圈 , 就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停成本、收紧路内停车规模 , 进而稳定有效需求、吸引社会投资、促进良性循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