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盟“捕鱼”,腾讯“吃鱼”( 三 )


如果拿微盟来分析的话 , 可以发现其护城河或许“有点浅” 。
其一微盟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方面不占优势 。
微盟财报显示 , 2019年 , SaaS产品的销售成本(包括研究及开发投资及资本化的开发成本)为9890万元 , 其中 , 宽带及硬件成本为2010万 , 研发投资和资本化为2280万元 , 占总收入比重为6.88% 。
以国外SaaS龙头企业Salesforce为例 , 自2009年起 , Salesforce的研发投入持续上涨 , 研发费用率高于10% , 2012年后保持在14%-15%左右 。
在聚投诉等投诉平台也有用户反馈此类问题 。
微信微盟“捕鱼”,腾讯“吃鱼”
图片

其二 , 微盟网络效应并不明显 。
网络效应讲究的是用户规模 , 对于微盟此类提供saas服务的 to B类企业 , 其用户数量完全不能和 to C类企业相提并论 , 网络效应更像是 to C企业的专利 , 这在其依附的巨头微信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 但是微盟自身却不拥有 , 也不用多做分析 。
其三 , 微盟用户的转换成本并不高 , 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 第一微盟没有技术壁垒 , 第二微盟靠营销驱动 。
上文提到高 , 微盟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并不高 , 其saas产品技术含量相对来说 , 也不会太高 , 用户转投其他公司很容易实现 。
微盟营收主要来自精准营销服务和SaaS产品两部分 。 2019年财报中 ,, 微盟精准营销服务占比65%;SaaS产品营收占比仅35% 。
表面来看 , 微盟是一家saas公司 , 但是从数据来看 , 微盟更像是一家依托于腾讯的营销公司 , 而且微盟自身也更像一家营销驱动型公司 。
微信微盟“捕鱼”,腾讯“吃鱼”
图片

微盟从一开始实行的就是重营销策略 。 深入学习了微商加盟的模式 , 在全国招募代理商 , 通过渠道商卖货 。 微盟成立第一年就已在全国发展了300多家代理商 , 到2019年 , 微盟拥有超过1600家渠道代理商 。
Shopify是国外第三方服务商中的龙头企业 , 在最近一次Shopify的财报电话会上 , 有分析师问:“目前在执行增长策略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CEO回答:“好的工程师 。 ”
而微盟发展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对方或许会回答:更多的代理商 。
从同行业的维度来看 , 微盟并不具备足够深的护城河 , 从巨头的维度来看 , 可以发现微盟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
在外部 , 根据QuestMobile报告 , 可以发现字节跳动系正在不断蚕食腾讯系的用户时长 。
微信微盟“捕鱼”,腾讯“吃鱼”
图片

头腾大战已经开始 , 从之前张一鸣和马化腾的隔空互怼 , 到最近老干妈事件的互撕 , 两家的战火越烧越旺 。
这场战争不仅考验双方的反应速度 , 更加考验整合资源的能力 , 从中可以预测腾讯对合作伙伴的主导意志会不断加强 , 腾讯对微盟的掌控会不断加深 , 在资源方面也会更加强势 。
在内部 , 微信作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立身之本 , 其蕴含的价值如同水面下的冰山是非常巨大的 , 只不过还有待挖掘 , 随着微信商业化程度的加深 , 微盟能从中撷取的利润也会非常惊人 , 未来很大可能腾讯会吞并微盟 。
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 又称“奥康的剃刀” , 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 , 勿增实体” , 即“简单有效原理” 。
【微信微盟“捕鱼” , 腾讯“吃鱼”】未来的微盟很可能会成为腾讯这颗大树上“多余的枝叶” , 不仅吸收走太多营养 , 还影响整体的美观 , 勤劳的园丁不会视而不见 。 落叶归根 , 为根部提供营养或许是其最好的归宿 。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 , 订阅号:互联网江湖 , 微信号:13124791216 , 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 , 违者必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