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家评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 )


“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能力 , 要求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 。 辩证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思维领域的鲜活表征 , 要求学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 ”专家分析:试题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 上海卷作文“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 , 引导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 , 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
守正创新 , 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增强试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 , 是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 , 也是高考助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力举措 。 ”专家评价:试题在材料选取、设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 , 与高中语文教学高度契合 , 情境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 比如 , 新高考II卷作文题 , 设计了写一篇主持词的语文实践活动 , 直接对接课标中“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运用题对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 , 引导学生观察具体语言现象 , 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 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 , 从而使教考衔接 , 以考促教 , 以考促学 , 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 。
今年考试中心首次命制的新高考Ⅰ卷、Ⅱ卷 , 坚持高考内容改革的正确方向 , 努力体现高考综合改革精神 , 既考虑到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的实际 , 又对标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的结构模式 , 保证了新老高考的平稳对接 。
稳字当头 , 坚定学生作答信心试卷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 , 便于学生发挥 ,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 从而能够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作答;坚持公平原则 , 把考查重点放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 , 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平稳进行 。
稳预期 , 符合学生对试题的期待 。 试卷结构稳定 , 考查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 。 全国Ⅰ、Ⅱ、Ⅲ卷试卷结构与2019年一致 , 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 新高考I卷、II卷试卷结构与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致 。
稳难度 , 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 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 , 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 , 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 。 精选背景熟悉的材料 。 一是在选取试题阅读材料时 , 将所涉内容是否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学生生活中能否接触到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 以论述类文本为例:全国I卷的材料主题是“孝”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 , 文章中提到的家庭伦理问题与每一位学生都息息相关 。 北京卷作文“一条信息”取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 审题难度不大 , 但富有思考层次 。 二是不回避热点话题 。 以写作试题为例 , 疫情防控、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备考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 , 这些内容都纳入了高考作文命题的范围 , 学生对此不陌生 。 三是日常生活入题 。 以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为例 , 语料话题分别是有氧运动、噪音、食物消化、电子阅读、风筝等 , 均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 试题平实 , 有延续性 。
稳情绪 , 照顾学生的考场心情 。 语文试题的命制依托于各种类型的语言文字材料 , 而材料、特别是文学性材料的情感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答题时的情绪产生一些影响 。 材料选择强调情感中正平和 , 色彩明快清新 , 对于学生来说 , 亲切友好、乐观积极 。 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 , 全国I卷的《越野滑雪》讲述的是普通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 , 对生活的激情 , 全国II卷《书匠》刻画的是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 全国III卷《记忆里的光》探讨的是普通劳动者对信仰的追求 , 新高考I卷《建水记》呈现的是普通市井生活中的诗意 , 新高考II卷《大师》表达的是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体现的亲情 。 “这些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情感 , 对于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刚刚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历了疫情防控的青少年来说 , 既是亲切的 , 也是弥足珍贵的 。 ”专家评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