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华润微投资价值分析:中国“英飞凌”的崛起( 三 )
最后 , 还要落实到强大的研发能力上来 。 2017年至2019年 , 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4.47亿元、4.50亿元和4.83亿元 ,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1%、7.17%和8.4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 , 公司拥有7878名员工 , 其中包括3032名研发技术人员 , 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为38.5% 。 公司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 , 共牵头承担了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并参与了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同时 , 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高等院校如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合作成立了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 并拥有2个博士后工作站 。 公司持续完善专利布局以充分保护核心技术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 , 公司境内专利申请共计2578项 , 境外专利申请共计291项;公司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共计1401项 , 包括境内专利共计1228项 , 境外专利共计173项 。
三、发展因素:国产替代驱动、资本助力打开成长空间
1、国产替代驱动
华润微是国内营业收入最大、技术能力领先的MOSFET厂商 , 同时在IGBT、SBD、FRD等功率器件上亦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 。 公司在重庆拥有1条8英寸半导体晶圆制造生产线 , 年产能约为60万片;在无锡拥有1条8英寸和3条6英寸半导体晶圆制造生产线 , 8英寸晶圆生产线年产能约为73万片 , 6英寸晶圆生产线年产能约为247万片 。 此外 , 公司在无锡和深圳拥有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 , 年封装能力约为62亿颗 , 还提供掩模制造服务 。
在功率半导体的各个器件中 , BJT器件国产化程度最高 , 但依然不足50% , 功率IC器件次之 , 占比为47% , IGBT单管国产化程度占比为43% , 其余器件国产化程度都低于40% , 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 。
在国产替代机遇的大背景下 , 公司有望建立起与国内终端厂商的深度合作 , 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
本文插图
2、资本助力打开成长空间
华润微自成立以来不断进行并购整合 , 2001年并购华润矽科微电子 , 建立功率器件设计业务;2002年收购华晶电子 , 将6英寸MOS晶圆代工业务纳入公司运营实体;2008年华润集团将华润华晶、华润安盛和华润赛美科等公司置入公司运营实体;2017年收购中航微电子52.41%股份 , 进一步增强了公司IDM全产业链一体化的运营实力;2019年收购杰群电子35%股权 , 开始进入汽车电子领域 。
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30亿元投资于8英寸高端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建设项目、前瞻性技术和产品升级研发项目、产业并购及整合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
这里重点说一下 , 8英寸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额为23.11亿元 , 主要围绕公司聚焦功率半导体以及智能传感器的战略布局 , 完成基础厂房和动力设施建设以推进工艺技术研发 , 提升8英寸BCD工艺平台的技术水平并扩充生产能力;同时建立8英寸MEMS工艺平台 , 完善外延配套能力 , 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 首期项目投产后 , 计划每月增加BCD和MEMS工艺产能约16000片 。 此项目从前期准备阶段至项目验收计划周期为2.75年 , 已经自2018年9月启动 。
四、投资建议
综上分析 , 预计华润微将受益于内生外延增长 , 业绩保持增长 。
建议投资者保持关注 , 适时投资 。 但我们要注意到相关风险 。 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 , 以及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 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 。
本文插图
【股票|华润微投资价值分析:中国“英飞凌”的崛起】
推荐阅读
- 股票行情|零点有数创业板获得受理:2019年研发费用占营收8.72%
- 银鹭|康师傅华润参与竞购银鹭?雀巢回应“不作评论”
- 股票|瑞信升腾讯近一成九目标 港灯获大和升至跑赢大市
- 股票行情|A股重回强势!沪指大涨3.11%,股民加仓时机又来?
- 股票行情|黯然退场!乐视退明日将被正式摘牌 巅峰期股价179元如今只剩1毛8
- 股票|实力营业部现身龙虎榜,钱江水利3日下跌24.97%
- 当中|投资简报 | 荆钰开:A股走势获得强势验证 后续策略三点浅析
- 雀巢|康师傅华润参与竞购银鹭?雀巢回应“不作评论”
- |科创板一周年 | 华润微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为红筹股回归蹚出一条路
- 每日经济新闻|太平鸟:持股5%以上股东禾乐投资解除质押约416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