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拙劣的作者是以公众的愚蠢来谋生( 二 )

许多拙劣的作者是以公众的愚蠢来谋生
一本书的名字之于这本书 , 犹如信封上的地址和姓名之于这封信 。 换句话说 , 书名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起公众中可能会对此书的内容感兴趣的人的注意 。 因此 , 它应该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根据书名的性质 , 它必须要简洁、凝练、含蓄隽永、若可能的话就用一个字来概括书的内容 。一个冗长啰嗦的书名是笨拙的 , 同样 , 一个不知所云的书名 , 或者含义模糊的书名 , 甚至是虚假的、误导性的书名也都是很糟糕的 。书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 而不同的题材和内容也给书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独特优点 。我所谓的题材是指在实际经验范围内的一切事物 , 亦即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历史事实和自然事实 。 这里探讨的这些题材和内容 , 其独特性质也被赋予在了书中;因此 , 这类书不论作者是谁 , 都可以成为重要的作品 。但就形式而言 , 一本书的独特性则是取决于写作的人是谁 。 书中讨论的题材也许是每个人都接触过的、为大家所司空见惯的 , 但是 , 对它们的处理方式及对其做出的思考则给予了此书的价值 。 而这些都取决于作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如果一部作品是优秀的、无与伦比的 , 那它的作者也同样是出类拔萃的 。 由此可知 , 如果一位作者值得一读 , 那么 , 对题材的借助之功越少 , 他个人的功绩就越大 。许多拙劣的作者是以公众的愚蠢来谋生
因此 , 题材越是寻常普通、广为人知 , 作者就越伟大 。 例如 ,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都处理过同一主题的题材 。然而 , 公众更感兴趣的却是内容而非形式 。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 社会大众才普遍缺乏一种较高程度的文化 , 在对待诗歌的时候 , 读者大众把他们的这种偏好以最为可笑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他们不厌其烦地探求诗人生活中的种种事件或具体情形——而这些只是他作品的外在诱因 。 到最后 , 这些事件或情形甚至比诗人的作品本身还要重要 。因此 , 人们更愿意读那些关于歌德的书 , 而不愿意读歌德本人的作品;人们宁愿去努力探究有关浮士德的传说 , 也不愿研读与此同名的剧本 。我在这里所指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区分同样也适用于人们的谈话 。使一个人能够很好地与人交谈的主要素质 , 是理解力、洞察力 , 以及机智、灵活 , 这些构成了谈话的形式 。但是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 对方的注意力就会转向他所说的内容了 , 也就是说 , 转向能够与他交谈的话题——即他掌握的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