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两千多年的文字时代,结束在微信手里?( 四 )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陈嘉映:两千多年的文字时代,结束在微信手里?。

陈嘉映

 

我们以前不大说信息这个词 , 说消息 , 消息里蕴含着真义 , 呼唤你去理解 。 密集的信息不一定带来相互理解 。 一切都在bit的平面上传播 , 深心的交流难遇 。 于是 , 一方面是信息爆炸 , 另一方面每个人愈发感到隔绝与孤单 。 读书当然要求我们有点儿寂寞 , 但我们在这种寂寞里跟伟大的心灵交流 。

 

我们说“实体书”、“实体书店” , 这里说的“实体” , 可以深一步去想 。 书在那里 , 它是个实体 , 读者围绕着这个实体 , 搜索信息的时候呢 , 我是中心 , 信息本身没有组织 , 今天根据我的这个需要组织起来 , 明天根据你的那个需要组织起来 。 从前的经典是共同文本 , 是把读书人联系到一起的实体 。 从前有经典 , 今后不再有经典—从前的经典当然还有人读 , 但只是很少数人 。 经典不再是读书人的共同文本就不再是经典了 , 更宜叫做古文献 , 从读书人床头进了博物馆 。

 

从前的经典是成篇的文章 , 是一大本一大本的书 , 现在的“经典”是经典段子、经典广告词 , 一两句话 , 理解起来、传播起来都容易 。 它们多半跟时事联系得紧 , 也更适应于老百姓的理解力 。 那些段子有的的确很精彩 , 不过 , 要紧的不是隽永深邃 , 要紧的是惊警甚至惊悚 , 一时振聋发聩 , 来得快 , 去得也快 , 不求经得起一代代咏诵 。 网络新词也是来得快去得快 , 出来个新词 , 一下子人人都在说 , 到明年 , 消失了 , 又换上一批新词 。 过去 , 没有报纸、无线电广播、电视、网络这些即时媒体 , 新词儿不容易普及 , 它得先慢慢爬升到文化阶梯上端 , 然后通过阅读普及开来 。 有人说 , 有了网络 , 我们的语词变得更丰富了 , 这我可不同意 。 要说一种语言里有丰富的词汇 , 那得是这些词汇始终保持活力 。

 

语言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变化 。 人类的精神不再是以经典为顶端的金字塔那样子 , 而会是好多好多结点相互联系的网络—正好跟眼下所说的“网络”呼应 。

 

不仅是读书 , 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途径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从前 , 地远天长 , 交流要靠书信 , 于是有鸿雁传书 , 现在 , 你在美国 , 他在广州 , 发个手机短信发个微信就好了 。 眼前有景道不得 , 发张照片就好了 。

 

你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 。 文字时代正在落幕 。 差不多六十年前 , 先知先觉的人就谈论新时代的到来 , 有一本书 , 叫《图像时代》 。 但那时的图像还不能跟现在比 , 毕竟 , 图像制作起来比较费劲 , 也就是广告、电视热闹点儿 , 现在有了电脑 , 有了手机照相 , 有了互联网 , 铺天盖地都是图像 。 你们早就习惯了到处都是图像 , 我们不是 。 我们小时候 , 照个全家福是件大事儿 , 现在 , 一人一天可以产出多少照片?那时中国刚开始有电视 , 大多数人没见过 。 街头也没有五颜六色的广告 。 要看图像 , 就看连环画 。 想学油画 , 当然不可能到国外去看美术馆 , 运气好的也只能看看画册 , 而且多半是一些印刷很劣质的画册 。 今天生产图像变得非常容易 。 从文字时代转变到图像时代 , 其中有技术的支持 。 文字生产和图像生产哪个更容易?这要看技术的发展 。 刚才说 , 有了造纸术、印刷术 , 文字变得便宜了 , 现在 , 生产图像变得便宜了 , 反倒是好的文字越来越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