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供货过去还不到48小时

事实上 , 浪潮集团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不少时刻 。
新中国成立后 , 在山东乃至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支持下 , 其研发出中国首台磁芯自动仪、第一台磁芯自动仪、第一台小型机、全球第一台汉字寻呼机等 。
然而 , 这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向IBM供货的厂商 , 最近被“芯片供应”绊了一跤 。
7月1日中午 , 在英特尔暂停供货的传出后 , 浪潮信息股价如“惊弓之鸟”一般直接跌停 。 正当市场投资者期待其拿出应对办法之时 , 该公司相关人士仅表示:“目前经营正常 , 具体问英特尔 。 ”
而在历年的财报中 , 浪潮对英特尔的依赖尽显无疑 。
2013年以来 , 英特尔牢牢占据着浪潮第一大供应商位置 , 采购金额6年从15亿增长至180亿 , 增幅高达11倍 。 在、存储、AI解决方案、云服务等多方面 , 其底层技术均依赖英特尔的CPU 。
供应恢复后 , 浪潮信息今天应声高开4% 。 不过 , 此后如何摆脱“被卡脖子的中国第一”的称号 , “不要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强自主可控能力”成为其必须思考的问题 。
暂停供货过去还不到48小时
文章图片
曾濒临停产倒闭
鲜为人知的是 , 由山东国资持股接近40%的浪潮集团 , 最初起家于上海 。 1945年 , 其前身上海鑫泰昌仪器厂成立 , 主要生产圆规、直线笔两种文具产品 。 后来在1960年 , 为支援山东经济建设 , 该厂与一家生产指北针的企业一同迁至济南 , 两家北上的上海企业合并组建成“山东教学仪器厂”
从上世纪60年代起 , 山东教学仪器厂先后归属过山东师范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现山东大学)等高校与部门 , 几易其名并成为国营企业 。
在这期间 , 除依靠当地两所高校的研发实力生产晶体管之外 , 浪潮还借助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补充技术上的不足 , 实现了由生产教学仪器向生产电子产品的转型 。
在浪潮前身迁至济南当年 , 曾前往山东调研 , 专门考察了其生产的晶体管产品 , 这些晶体管后来被应用到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上 。 9年之后(1969年)浪潮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出中国第一台磁芯自动仪 , 供应国内的同时还出口国外 , 成为中国最早进入IT产业的企业之一 。
1975年 , 浪潮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磁芯板仪 。 磁芯板即为当时的小型机内存 , 磁芯板仪为检测计算机内存的前端设备 。 同年 , 浪潮与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出磁带机 , 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出磁盘机 。 磁带机和磁盘机是当时小型机的外部存储器 , 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移动硬盘 。
磁带机和磁盘机 , 当时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 。 其中 , 浪潮磁带机还同时出口给国外的IBM 。
暂停供货过去还不到48小时
文章图片
1960年 , 视察浪潮研制的晶体管产品 图片浪潮微信
然而 , 20世纪70年代 , 随着技术的进步 , 世界计算机产业向着微型化发展 , 新的技术层出不穷 , 老式的磁带存储因为体积大、容量小的缺点而被迅速取代 。 过去的十年动荡 , 也让浪潮失去技术更新换代最好的时机 。 70年代末 , 仍然以磁芯仪、磁带机、磁盘机为主要产品的浪潮陷入困境 。
由于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感知滞后 , 导致产品滞销 , 浪潮连续5年亏损 , 债台高筑 , 借钱发工资借得连银行都将其拒之门外 。 于是便出现中国那一特殊历史时期中曾经频频上演的尴尬一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老大哥不得不向农民兄弟借生活费 , 用以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 。
这个400人的工厂当时已走到濒临停产倒闭的边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