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

:原题为_上观|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
7月1日 , 《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支持政策》)已印发 。 《支持政策》围绕改革赋权、财政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新基建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素流动、管理和服务创新、组织保障8个方面 , 提出了22条具体政策措施 , 支持位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的一体化示范区加快发展 。
政策一体化提高发展实效
“我们现在出的《支持政策》是一个不同的省级行政主体对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毗邻地区 , 实施共同政策、实现共同发展的政策 。 ”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坦言这段话比较拗口 , 但这“两个不同”和“两个共同” , 能够比较确切地表达这样一个政策的特点 。
从这个角度看 , 《支持政策》是前所未有的 , 尤其在政策起草过程中 , 沟通层级多、协调难度大、达成共识不易 。 马春雷举例 , 在多方初步达成一致 , 形成正式文本提交沪苏浙两省一市 , 正式征求意见后 , 又一次收到两省一市共57条意见 。 “我们最终形成的文本22条 , 收到的意见要比正式的文本多一倍 , 这样的事情以前没有碰到过 。 ”马春雷说 。
确实 , 青浦、吴江、嘉善这两区一县既在资金池、指标库、审批权等方面有共性需求 , 同时也有各自差异化的需要 。 两省一市也因不同的省情、市情的地区差异 , 在许多领域的机制体制和操作方式不一样 , 甚至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 需要综合考虑、平衡、协调取舍、求同存异 , 尽可能寻得最大公约数 。 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方法论”之一 。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形态 。 如何切实打破“行政区经济”束缚 , 打破要素流动“看不见的壁垒”?如何真正形成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 , 减少内耗性竞争 , 提升协同性、紧密度?
马春雷说 , 政策一体化是关键 。 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协调 , 协调既是一种眼光和胸襟 , 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 协调的核心是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 , 规划、标准、政策、法治实际上是行为准则的根本内涵 。 “如果说我们每件事、每个项目都要通过大量的协调来推进一体化项目的实施 , 那成本太高了 , 效率太低了 。
如果说我们能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 , 今后有法治保障来推动这种协调 , 那就会大大降低一体化示范区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成本 , 提高发展实效 。 ”
“政策从优”也要管用好用
《支持政策》中 , 提出了不少涉及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素流动、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内容和任务 , 合计13条 , 占总条数的约60% 。
老百姓都关心的教育和医疗 , 在一体化示范区这块横跨沪苏浙的热土 , 该如何破题?《支持政策》聚焦教育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 , 争取高水平大学在一体化示范区设立分校区、联合大学和研究机构 , 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 , 探索跨省职业教育“中高贯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在医疗资源配置和医保一体化方面 , 鼓励省(市)级三甲医院在一体化示范区建立分院或者特色专科 , 全面实现一体化示范区内异地就医门诊、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 实施公共应急和传染病联防联控 。
一体化示范区的底色是绿色 , 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呼之欲出 。 从《支持政策》中看出 , 接下来要联合打造示范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 ,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推进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 。 示范区城市阅读、文化联展、文化培训、体育休闲、文化体验、旅游等方面将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
聚焦一体化制度创新和重大改革集成是重点所在 。 一体化示范区被赋予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和必要的管理权限 。 强调“政策从优”原则 , 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 , 可以在地方试点的 , 支持一体化示范区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 。 两省一市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 , 均可在一体化示范区推广分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