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之声|上半年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同比激增139% 中小银行占比近八成
【证券日报之声|上半年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同比激增139% 中小银行占比近八成】
本文插图
2020-07
2
文 | 吕东
随着时间进入7月份 , 今年上半年银行发行永绩债的详细情况也得以呈现 。 今年前6个月 , 发行永续债银行数量高达17家 , 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 与此同时 , 更多中小银行也加入永续债发行大军之中 , 此类银行占比已达近八成 。交行发展研究部资深专家周昆平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今年以来 , 商业银行纷纷加大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力度 , 而这也要求各家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拥有足够充足的资本金作为保证 。 “在银行自身资本补充需求强烈的情况下 , 永续债这一资本补充工具也得以被愈来愈多的银行所使用” 。前6个月发行永续债银行数量 已超去年全年今年前6个月 , 无论是发行永续债的银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 , 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 , 今年上半年共有17家银行成功发行永续债 , 合计发行规模高达2871亿元 。 而在去年同期 , 则仅有3家银行发行1200亿元 , 上半年永续债发行规模同比激增139% 。 与此同时 , 2019年全年发行永续债的银行数量也只有15家 。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靳毅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当下 , 银行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 为了抵消对资本造成的消耗 , 就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资本补充 。 永续债作为补充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方式 , 今年发行规模和发债银行数量的明显提升 , 也反映出监管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政策初见成效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梳理今年发行永续债银行情况发现 , 今年以来虽然国有大行发行规模依旧巨大 , 但发行永续债的中小型银行占比快速提升 。具体来看 , 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以及中行这三家国有大行均完成了永续债发行 , 且单笔发行规模巨大 , 分别为850亿元、800亿元和400亿元 。 此外 , 股份行平安银行也发行了300亿元永续债 。 然而 , 虽然中小银行在单笔永续债的发行规模上难以与上述银行匹敌 , 但中小银行今年上半年发行永续债的数量已快速增至13家 , 占所有银行数量的比例近八成 , 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永续债发行主角 。这一情况与去年形成了鲜明对比 , 在2019年全年发行永续债的15家银行中 ,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占据了12席之多 , 发债的地方中小银行只有区区3家 。与此同时 , 今年以来 , 发行永续债的银行类型也在逐步扩大 , 呈现出由国有大行、股份行向中小银行扩散的趋势 。 而随着网商银行不超过50亿元的永续债获批 , 这一范围又新扩展至了民营银行 。周昆平表示 , 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数量已逾4000家 , 此类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因此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 让这些银行自身资本充足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 , 也会更好地服务当地实体经济 。根据央行日前发布的消息 , 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 , 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 ,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央行于6月29日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 操作量50亿元 。 央行表示 , 换入债券既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永续债 , 也有城商行发行的永续债 , 体现了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的支持 。银行IPO暂时停滞 永续债工具正当红自2019年首单商业银行永续债顺利登场后 , 这一资本补充方式就迅速获得了各家银行的青睐 , 并被众多银行所广泛使用 。 而在今年银行IPO仍处于停滞的状态下 , 通过以永续债为代表的其他资本补充工具进行“补血” , 成为银行资本补充的主旋律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统计发现 , 2019年全年共有15家银行发行16只永续债(农行发行两只) , 合计发行规模达5696亿元 。 今年上半年 , 永续债发行规模也已近2900亿元 。 除了已成功发行的银行外 , 还有包括廊坊银行、网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永续债发行方案也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 由此不难看出 , 今年下半年永续债发行仍将快马加鞭 。时至今日 , 2020年尚未有一家银行完成上市 , 无法通过IPO进行资本补 。 但随着银行资本补充渠道的不断拓宽 , 银行仍可持续进行资本补充 。周昆平对采访人员指出 , 由于受到资本充足率、拨贷比等指标的约束 , 因此银行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 必须进行必要的资本补充 。据他介绍 ,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 而受多种因素影响 , 今年银行若通过利润补偿的方式进行内生性的资本补充 , 存在一定的难度 。 而在外源性方面 , 由于上市银行整体估值较低 , 这也制约了银行IPO进度 。 但由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日益丰富 , 特别是永续债这种工具的使用 , 银行资本补充还是能得到保证 。“对于大部分未上市的中小银行来说 , 在当前银行IPO推进缓慢的情况下 , 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都是此类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方式 。 ”靳毅补充道 。
推荐阅读
- 中国证券报|开盘涨288%!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市值一度冲千亿,创始人身家超四百亿
- 证券数据宝|千亿医药龙头连续三跌停!业绩超预期股名单来了,最强预增超25倍
- 富途证券|新经济扫描 | 恒指收复300点跌幅,阿里转涨超1%
- 工人日报|企业整改见成效,智能电视的开机广告能关了!
- 中国证券报|“候场”近千日,闯关终成功 今年首家登陆A股的银行来了!
- 经济日报|按揭贷款面签变“云签” 购房贷款线上办你会用了吗
- 工人日报|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疫情加快住宿餐饮行业转型
- 中年|证监会重罚广发证券为保荐机构敲响警钟
- 证券日报之声|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的6个精彩瞬间
- 证券日报之声|上市券商144亿元分红已兑现 还有157多亿元红包“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