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社交媒体是怎样改变人类互动的?( 三 )


本文插图

02
?网络关系:是拓展了社交 , 还是依然孤独?
在建立了自己的个人页面之后 , 用户要做的下一件事往往就是关注一批账号 , 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加关注的对象 , 同时获取关注者 。 这就是社交媒体的“网络关系”元素 。
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关系建立方式 , 一种是允许单向的关注(例如Twitter、微博) , 一种是必须双向成为好友(例如微信、LinkedIn) 。 当然 , 也有平台提供了两种可能性 , 例如在Facebook上可以关注某位用户而不成为好友 , 在Instagram上可以只允许部分经过手动批准的人成为关注者 , 这些功能都给予了用户更多的掌控权 。
有不少研究显示 , 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建立起更多的社交关系 , 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 。 不过 , 这也取决于用户如何使用平台的功能 。
例如 , 有研究发现 , 如果你在Facebook上搜索偶然相识、仅有一面之缘的人 , 而不是仅仅搜索熟人或者陌生人 , 那么你扩展社交圈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 也就是说 , 从增加人脉的角度来看 , 搜索和添加好友的功能最好被用于那些既不完全陌生又不熟悉的对象 。
社交|社交媒体是怎样改变人类互动的?
本文插图

户外公共空间里 , 所有人都在看手机——社交媒体也许并没有使人走得更近 , 而使人更为疏远 。
这种和并不熟识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被称为“弱连接” 。 研究发现 , 通过Facebook建立起弱连接之后 ,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 , 连接会逐渐变强 , 用户也就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 。
此外 , 如果我们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主动去寻找新的信息 , 那么我们也可能会逐渐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总之 ,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的功能 。
然而 , 不要乐观地认为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免于孤独 。 实际上 , 有不少研究都显示 , 当你需要朋友支持的时候 , 如果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帮助 , 可能并不会像你想象中那么顺利 。
首先 , 由于上一个部分提到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向不同的受众展示同样的信息 , 撰写一则恰当的求助信息本身就是极有挑战性的任务 。 为了能够面对最大多数的受众 , 我们可能最终只能选择写一条很平淡的信息 , 而不写太多个人的、情绪化的、有一定敏感性的内容 , 但这又会减少你获得支持的可能性 。
其次 , 研究发现 ,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对正面情绪是反应更热烈的 , 而在看到负面情绪的信息之后 , 其实是不太愿意去回复的 。 如果是熟识的朋友 , 我们可能选择私信问候 , 而不是公开回复;如果是不熟悉的朋友 , 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回复 , 而是装作没看见 。
第三 , 就算人们愿意给予回应 , 也会受到平台功能的局限 。 比如很多平台在评论之外只提供了“点赞”的选项 , 但是“点赞”到底是什么意义 , 其实是非常模糊的 。 对于有的人来说 , “点赞”可能仅仅意味着“已阅” 。 所以 , 站在求助者的角度来看 , 即便收到了不少点赞 , 也会认为这些点赞的意义并没有多么重大 。 也就是说 , 点赞的社会支持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
此前的研究还发现 , 当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求助的时候 , 他们收到的实际回应和支持往往是低于最初预期的 。
也就是说 , 尽管社交媒体已经成了现代生活中的“通讯录” , 是我们累积社会资源的地方 , 是我们在寻求社会支持的时候会很快想到的地方 , 但是 , 当我们感到孤独、需要关爱的时候 , 社交媒体能够起到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 这其中既有平台功能的限制 , 也有人类心理本能的影响 。
03
?信息流:与他人比较的压力和算法的干预
信息流是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普遍采用的内容呈现方式 。 和其他更为主动的互动行为(如评论、转发)比起来 , 信息流是一种更为被动的信息获取 , 也就是所谓“刷朋友圈”“刷微博” 。 在各平台普遍采用算法来干预信息流排序(朋友圈是个难得的例外)之后 , 这种“刷”更有了一种“被投喂”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