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对标三星——TCL电子的“升维之战”( 三 )


但在剥离代工业务后 , TCL电子只剩下做强自主品牌一条路 , 这能够将全部资源都配置到自有品牌的壮大上 , 可以更好的聚焦核心品牌 , 也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技术研发上 。
专门建设自主品牌 , 并非毫无风险 , 一旦不受市场认可 , 将会让公司的业绩遭受重创 。 而对于如今的TCL品牌来说 , 这样的风险并不大 , 因为其品牌已经闻名全球 。
同时在并入通讯业务后 , 品牌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 , 整体的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 2019年度 , TCL品牌的电视机收入340亿港元 , 其通讯产品收入122亿港元 , 重组完成后TCL品牌的整体营收较之前增幅36% 。
TCL对标三星——TCL电子的“升维之战”
图片

2019年TCL品牌终端销量
除规模的提升外 , 整齐划一的品牌战略将扩大公司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简称BIMC)的优势 。
BIMC是营销学中的一种概念 , 根据创始人唐·E·舒尔茨教授的定义 , BIMC不是以一种表情 , 一种声音 , 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 。 BIMC以潜在顾客和已有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的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 。
这不是将广告、公关、促销、直销、活动等方式的简单叠加运用 , 而是在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 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 , 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 。 整齐划一的营销战略 , 可以大幅降低各项成本开支 , 还能更好的提升品牌知名度 。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企业必须高度整合自身业务 , 然后才能通过整体战略倾斜 , 全方面展开营销 。 随着TCL电子聚焦品牌终端战略的实施 , 预计未来TCL品牌的电视业务和通讯产品的全球协同优势将逐渐显现 , 能为集团带来长久可观的业绩成长 。
在技术方面 , 手机的研发需求是当今智能设备研发的最高水准 , 收购TCL通讯是对集团的创新型显示设备的研发具备借鉴意义的 , 甚至可以形成彼此趋同 。 再加上TCL通讯是少数同时拥有2G–5G核心技术的企业 , 能够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智能产品和智能连接的布局 。
跨屏幕的兼容操作媒体将成为可能 , 而这些也是TCL通讯积极研发的 , 这些积累未来很有可能移植到更多屏幕上 , 比如很多智能家居场景 。 互通互联 , 协同统一 , 操作系统必不可少 , 而TCL通讯恰恰是解题的答案 。
对于TCL通讯而言 , 公司在电视机业务多年的耕耘 , 也会大幅提升移动端产品的竞争力 , 尤其是在最直观的屏幕竞争时 , TCL通讯有望脱颖而出 。
无论是将TCL通讯的软件优势应用到显示屏幕上 , 还是将电视业务的屏幕优势转移到移动端产品中 , 都可以彼此协同 , 形成规模优势 , 降低研发成本 , 为集团的电子产品提供技术赋能 。
此外 , 2019年TCL电子整体毛利率为17.4% , 而TCL通讯业务的毛利率达到21.6% , 交易完成后 , 预计TCL电子整体毛利率提升至接近20% , 大幅改善整体的经营效率 。 且买入通讯业务和剥离ODM业务后 , 还能为公司带来10亿元的净现金流 , 让公司在未来可以大展拳脚 。
数据显示 , TCL通讯目前在美国智能手机销量排名TOP4 , 国内厂商排名第一 , 在澳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方也占据领先地位 。
全球领先的电视机厂商和北美领先的手机厂商相结合 , TCL电子未来的业绩并非简单的1+1相加 , 协同效应的加持下 , 公司未来的业绩可能呈指数级增长 。
03 战略升维
TCL本次重组的意义远不止财务优化那么简单 。
在过去 , TCL电子主要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沉浸式音质画质体验 , 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提升主营电视业务的品质上;而如今 , 在并入通讯业务后 , TCL电子可以更近一步的向智能显示方向发展 , 通过加载各类传感器 , 可被用户通过语音、视觉 , 手势等多种方式操控 。
通俗来讲 , 本次重组将TCL电子业务领域全面升维 , 由家庭互联网进一步延伸至移动互联网 , 大幅拓展了未来增长的空间 。 也就是说 , 本次重组的战略意义远大于财务层面的改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