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感慨“啊…这就是中国第一网红的实力吗”

@河森堡:文化这种事情很难自上而下地规划出来 , 它只能以生活为土壤 , 自下而上地生长出来 。您就好比说 , 李子柒 , 今天已经在国外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符号 , 成千上万的老外沉迷她的作品不能自拔 , 甚至还有捡了好几天垃圾凑钱去网吧看她节目的 , 这种犹如魔法般的惊人号召力在之前官方内容上从未见到过 。外国人一边看一边赞许连连 , 各种表达对这种恬静生活的痴迷向往 , 留言中更是不乏对中国文化的赞美和好感 , 这文化输出何止是好 , 简直是把魂勾走了 。但咱们设想这么一情景 , 几年前 , 李子柒还不火的时候 , 她们当地文化宣传部门开个会 , 说要在互联网上讲好中国故事 , 宣扬中国文化 , 让大家集思广益 , 群策群力 , 拿出一个好方案来 , 回头报备 , 以争取政策扶持 。这时候 , 一个办事员举手了 , 说我们这有个小姑娘 , 喜欢拍视频 , 和中国文化有关 , 要不试试?会上领导就问了:“视频里啥内容啊?”“主要是小姑娘自己干农活的 , 做一些传统手工艺品 , 有时候也做做吃的 , 还有她心爱的小狗狗 。 ”那这种视频方向能得到扶持吗?显然不能 。 这和官方对“讲好中国故事”这几个字的理解差异太大了 , 领导觉得宣传就应该是那种天坛前孩子放风筝、陆家嘴东方明珠夜景、西安兵马俑人流如织、老人家在长城上打太极、金发碧眼的老外一边吃烤鸭一边竖起大拇指连说OK的那种 , 谁想看一个农村女孩和她的小狗狗?!真正的关注和声援那也是等李姑娘打开局面做出成绩之后了 。事实已经一再证明 , 那种指一个方向、写一个大纲、立一个典型的文化项目 , 是标准的自上而下方式 , 效果往往远不如民间人士的小成本作品 , 消耗大量的资源人力后甚至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很多人总有一种误解 , 觉得官方两字仿佛是个光环 , 意味着大量的内容支持和资源倾斜 , 其实不是的 , 至少在文化领域里不是的 , 一个名义上的官方项目 , 有时候可能就是办公室四五个人捣鼓出来的东西 , 而且最后这项目带来的好处也不一定能落在执行者自己身上 , 所有经手项目的人都抱着“这事我交代过去就行了 , 回头出了岔子可别让我背锅”的心态 , 这种风气下 , 能做出好作品是个小概率事件 , 和那种对自己作品优劣完全负责 , 7天24小时站在流量瀑布下不停冲刷的个人博主比起来 , 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次元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 , 相信群众是一条久经考验的真理 , 那些从生活中破土而出茂盛生长的作品自会诠释这片土地的伟大 , 不必担心这些文化果实不够美味 , 丰厚肥沃的生活土壤自是一切的保障 。“我最近喜欢上一个中国网红 , 她的视频太美了 , 我当电视剧追!”“她视频什么内容?”“一个干农活的小姑娘 , 做一些传统手工艺品 , 有时候也做做吃的 , 哦 , 对了 , 还有她心爱的小狗狗!”忍不住感慨“啊…这就是中国第一网红的实力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