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要“带货”必先“带法”

网络直播要“带货”必先“带法”。网络直播要“带货”必先“带法”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 直播带货成了2020年当之无愧的风口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 , 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 , 占网民总体的62% , 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62亿 。 来自商务部的大数据监测显示 , 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 。 从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到刘涛、李湘等流量明星 , 从雷军、董明珠等企业大佬到为了本地的农副产品卖力吆喝的县市长 , “全民带货”时代正在到来 , 直播带货用不断飙升的数据证明着疫情背景下直播对稳消费、稳增长的重要性 。直播带货相比传统的营销模式 , 自然是拥有诸多优势:一方面 , 直播带货互动性更强 , 消费体验更好 , 消费者可以跟卖家进行交流甚至讨价还价;另一方面 , 直播带货往往能做到全网最低价 , 它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 , 真正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 , 让消费者享受到最大的优惠 。但是 , 直播带货以自身独特优势成为消费领域“热点”的同时 , “槽点”也是频频出现 。 中消协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 , 消费者对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两大问题反馈较多 , 37.3%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 。 一些直播中对商品夸大宣传 , 言过其实 , 就连一些头部主播也出现过“翻车” 。 直播带货中频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与售后问题 , 正在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纵观人类经济史 , 还没有哪个行业是靠着弄虚作假做大做强笑到最后的 , 直播带货这个“新宠”它也不会例外 。 万丈高楼平地起 ,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我们越是重视直播带货 , 越是希望直播带货发挥更大作用 , 就越要从基础工程做起 , 确保这个行业把第一个扣子扣好 。6月17日 , 浙江省网商协会在杭州发布《直播电子商务服务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 6月24日 , 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 , 规定直播带货禁止刷单 , 主播直播时禁止抽烟、低俗举动和危险动作等 , 一旦发现不良行为 , 广告协会将进行劝诫 , 督促整改 , 该《规范》也是国内首个关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专门规范 。 另外 , 中国商业联合会已下达计划 , 中商联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将牵头起草《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标准 , 预计于7月份正式发布执行 。 两项《标准》的制定实施 , 将有利于引领和规范我国直播购物和网络购物行业的发展方向 , 有效杜绝直播行业乱象、净化行业生态 , 提升新零售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 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乱象丛生的繁华盛景终究是昙花一现 。 一批新规的相继出台和实施 , 意味着直播带货将结束“野蛮生长” , 进入“监管时代” 。如今 , 直播带货已不是“去库存”“冲销量”的应急之举 , 而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创新之举 , 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利民之举 。 正因如此 , 直播带货产业更应立足长远 , 在规定直播带货禁止刷单、主播在线行为的同时 , 应尽快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 进一步厘清行业中相关平台、经营者与主播义务、责任的界定和划分 , 实施直播带货全空间、全平台、全产业链的综合监管 , 加大对平台、经营者、主播的审核、监管力度 , 明确对违法、不良等营销信息的处置机制 , 打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 让直播带货在规范化道路上实现健康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