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小伙儿过年7天花了将近十万元

浙江的礼金确实在全国都算高的。给大家举个温州人送“人情”的例子:
结婚“人情”普通朋友送1000元是“标配”,关系稍好的,或做伴娘、伴郎的朋友要送1500元~3000元,关系亲近的至亲好友可达1万元~5万元,没有上限
满月酒送500元~2000元
对对酒送800元~3000元
小孩上小学、升高中、读大学1000元~10000元
出国1000元~10000元
开业、乔迁送花篮或1000~没有上限
生病、过世送500~5000元
还有逢年过节送小孩、长辈的各种红包,只涨不跌。
通常来说,60后、70后和80后春节最大开销是“压岁钱、人情往来和份子钱”,其次为购买年货,给父母包个大大的红包。而90后春节最大开销来自婚礼“份子钱”。难怪有人说,送人情的花费大概能花掉他一年的生活费了。
想到好不容易到手的年终奖就这么没了,心疼的抱住钱包,默哀3秒。真希望什么时候这些“人情”不再这么咄咄逼人。其实,亲戚朋友之间以诚相待,有困难互相帮助,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礼金多少量力而为,你送的多人家还礼也多,搞的大家压力都大。
如何完美避过「人情债」?
1、告诉爹妈今年不回去了,做到让家人心中有数,同情我理解我,不过多半是耗不过,他们礼义廉耻的说教的,没关系!
2、马上缴械投降,发个大红包认个错,过完三十和初一就出国旅游,爹妈一看这年也过了,想干啥干啥吧~
3、然后就可以完美躲过、各种人情和邀请,人在国外信号不好,手机一抛,,躲进我的小被窝
很好套路很足。
■网友的回复
先不考验这条新闻的真实性
那我们关注哈新闻的时效性
去年的事情今年拿来炒冷饭
小编的工资真好拿
还需要小编吗?会嘤嘤嘤的那种哦~~~~
再说就这种事情也是个例
没必要被各种自媒体带节奏吧
还有上次那个什么30岁还没30万等着光棍一身的狗屁新闻
【怎样看待小伙儿过年7天花了将近十万元】 都是什么新闻啊
世风日下吗?
以偏概全
管中窥豹
引导舆论走向
以一件个例泛泛而谈 相亲 及 婚嫁彩金 外加 人情债 等等的一个大整体
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
现在的小编真喜欢带节奏
还有现在的网易新闻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这一帮小编是我见过最差的一届
溜~~
■网友的回复
本是两厢情愿的分享快乐,结果变成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真的是“债”。
■网友的回复
第一次很重要,这也叫冲动消费。
如果习惯了人前显贵,那就继续背后受罪,逃避吧。
如果刚上班,送也就送了请也就请了。再来不请不送,总不会有人有意见。
看你敢不敢补救,例如,告诉大家,买了房了,需要紧巴点儿。
■网友的回复
不管过年回家与否,人情债都会存在,7天近10万的人情消费,那么这些人情对象是谁呢?参加大大小小的局、送礼是否都必要呢?一定得你来买单吗?如果想避过‘人情债’,还是先从自己出发,首先摆正态度。我想我们过年回家都会遇到的情况是有的局根本不想去,有的必须要去参加的情况,那这个时候如果你碍于受制于人的舆论啊、面子啊等,硬着头皮也会参加,甚至到了展现“魅力”的时候,小卡一挥完美买单了,结果回到家情绪大反转,何必呢!与其让自己苦恼,不如在选择是否参加的时候仔细考虑清楚,比如那些几乎以后不会有联系的、在某方面你不能接受的或者根本不会帮助到你......放下没必要的面子,与你认真相处的人不差一顿饭,真正欣赏你照顾你的人也不差一个礼物。至于这顿饭、这个礼需要多少钱因人而异,个人认为合适最重要。
■网友的回复
在回答如何躲人情债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想想这货是怎么七天光是人情往来,就能花去十万? 如果不是遇到了极特殊的事情,一下子不得花费这么多钱之外,那就是风俗习惯,是一个圈子的事了,大家有钱且迎来送往花的很多。 这下就出现了三个情况,除去特殊情况外,就是标题里面提到那哥们躲的是风俗习惯或者是单纯花钱多。 风俗习惯的话,如果哥们有钱,只是厌烦这种事,那我劝尽量别这样,一个地一个样,你是当地人,还是要习惯的。在这种非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融入的。 那还剩下就是钱了,风俗圈子如此,但哥们混的不好,没钱拿出来弄这虚头巴脑的场面事,这样是不是我就往外地一躲不回去就好了呢?我觉得不是,你可以回家,在家里过新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至于那样场面的聚会送礼什么的,可以不参与啊。 说起来容易,这完全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觉得不是。 现在很多人不回家过年理由很多,但就我自己觉得那只是理由。所谓的人情债也是了,没有道理一个地方的习俗是你当地人承受不起的,如果是,那也是你自己出了问题。 回家吧,心疼钱的话可以一分不拿,但躲在外地的逃避我不能接受的
■网友的回复
有钱,想被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