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侠骨恐无多
每个少年都有武侠梦 , 都崇拜仗剑行江湖的英雄 。 遥想当年 , 胡乱看书的年月 , 我也为《水浒传》、《说岳全传》和《鹿鼎记》着迷 。 一直到1982年 , 电影《少林寺》上映 , 引发全国武术热 , 我也跑到影院 , 看那飞檐走壁、刀光剑影、血火拼争、快意恩仇 , 有几人不钦慕敬佩、心驰神往?当然 , 如今是热兵器时代 , 武侠已无大用 。 武艺再高 , 剑术再精 , 也敌不过人家枪炮飞弹排排轰来 。 但对代表正义的大侠的幻想 , 对临危解难的豪杰的期盼 , 仍是无趣、苦闷生活中的迷梦 。 “天下多有不义事 , 世上难遇有心人” , 身怀绝技的游侠 , 孤傲高蹈 , 来去无踪 , 路见不平 , 拔刀相助 , 解民倒悬 , 除暴安良 , 这是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奇幻遐思 。也就难怪 , 古代中国 , 有那么多文人墨客对武侠怀有痴情梦想了 。 他们畅想练就绝世神功 , 舞剑飞马 , 威震一方 , 斩妖除孽;他们还盼望 , 青山绿水之间 , 英俊少年横空出世 , 白衣飘飘 , 纵马驰骋 , 手挥长枪 , 冲锋陷阵;有人更奢念夜黑风高 , 杀人放火 , 劫得前朝宝藏 , 从此放浪形骸、花天酒地 。有学者注意到 , 古今侠客的形象与读者的心理需求大有关联 。 司马迁称“且缓急 , 人之所时有也” , 圣人如虞舜、孔子尚且遭灾 , “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 遇害却不能自救 , 当然只能寄望于“赴士之厄困”的大侠了 。 世路多坎坷 , 人间总不平 , 能自掌正义 , 平天下之不平者 , 一向甚少 , 多数无此本领的凡人 , 焉能不期待上天降下惩恶扬善的武侠?侠客代表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希望 , 这正是几千年来游侠形象深入人心、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 。 只是“吟到恩仇心事涌 , 江湖侠骨恐无多” , 相较人间的怨屈和悲苦 , 能神兵天降一现身手、解危济困的英雄太少了 。 也正因为英雄稀缺 , 侠士罕见 , 历代文人才再三吟咏 , 平民大众才翘首以待呀 。 显然 , 武侠诗歌和小说 , 主要是一种写梦的文学 , 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营建的“英雄梦” 。前几天看央视 , 一女歌手演唱《笑红尘》 , 歌中唱道:“风再冷 , 不想逃 , 花再美也不想要 , 任我飘摇 。 天越高 , 心越小 , 不问因果有多少 , 独自醉倒 。 今天哭 , 明天笑 , 不求有人能明了 , 一身骄傲 。 ”上网一查 , 此歌为1993年香港电影《东方不败风云再起》主题曲 , 影片描写了一位身负重伤、后再现江湖的侠客 。 《笑红尘》曲调优美 , 表达了主人公历经磨难后的潇洒超脱 。是啊 , 人生之路漫长蹭蹬 , 你晨跑晚读 , 刻苦自修 , 一腔正气 , 欲彰善瘅恶 , 激浊扬清 。 然而 , 规则自有定例 , 体制久有惯性 , 人心深不可测 。 你勤勉顽强 , 戮力奋争 , 指斥权阀 , 痛贬腐败 , 主持公道 , 伸张正义 。 但多年下来 , 贪官污吏仍复不少 , 细民百姓依然常遭欺侮 , 你浑身疲惫 , 伤病叠加 , 还遭小人围剿 , 深受折辱 。 即使是武艺超群的英豪 , 也会疲倦困顿吧 , 即使四海为家的游侠 , 也要寻一落脚地休养喘息吧 。 回望来路 , 痛定思痛 , 你似有所悟 , 高洁的理想 , 强烈的执念 , 容易让人精神紧张 , 了无乐趣 。 此时此刻 , 一个人持守正直 , 追求完美 , 太难、太累、也太孤独了 。 你也可轻松下来 , 也可“心无所扰”、“爱恨勾销”、“换得半世逍遥”的 。不过 , 对有英雄情结的人来说 , 倦乏是暂时的 , 犹疑终会飘散 。 正义是他们的天命 , 是他们的职责 , 是他们存在的理由 。 没有对正义和公道的追求 , 要他们干什么?他们秉承特殊使命而来 , 是这个时代所余无几的侠骨 。 他们必会抖擞精神 , 重新上路 , 再度出发的 。
推荐阅读
- 中国工厂 越南江湖
- 江湖雀语:今日新闻说漏洞
- 江湖雀语:今日新闻说查重
- 老胡你是认真的,玩着某音把美逼回农业国?
- 江湖雀语:今日新闻说人造
- 养老院:一个暗藏刀光剑影的江湖
- 江湖雀语:新闻说作弊
- 天上江湖:神仙和妖精联手放火
- 最快明年初,华为恐无法再向世界各国供应5G设备
- 江湖雀语:今日新闻说禁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