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与他的《环球时报》(摘自夜读社)
1.胡锡进与他的《环球时报》(摘自夜读社):进入2020年 ,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舆论场颇为活跃 , 从年初的方方日记 , 到最近的苟晶冒名顶替案;从俄罗斯大使馆发的海参崴微博 , 到美国意欲全面制裁中国 , 几乎在每一个舆论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上 , 胡锡进都会出面发声 , 俨然以某种舆论领袖自居 , 是负有使命还是自告奋勇 , 不得而知 。 (评注:胡老总常常以“奉天承运”的口气说教)2.《环球时报》的报道 , 往往把客观事实与主观倾向混淆在一起 , 在全世界每天发生的各类新闻中 , 在选取新闻事实和报道角度方面 , 经常刻意地断章取义 , 移花接木 , 向国人传播经过它过滤 , 选择后的外国信息 , 让本来就不能完整 , 全面接触国际新闻的读者 , 在不知不觉中顺着《环球时报》的思路走下去 , 沿用它的思想 , 观点观察 , 分析问题 , 最终在心理上 , 思维上潜移默化 , 春风化雨 , 全盘接受 。 这种内化在报道文本中的“导向” , 以新闻事实的面目出现 , 才是真正有效而强大的 。 阅读并信任《环球时报》的读者 , 尤其是年轻读者 , 很难不被这种“新闻”所影响 , 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其设定的思维方式 , 致使新生代不能客观看待世界 , 看待自己 。 (摘自夜读社)3.胡锡进自己也毫不掩饰 , 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 他对一位历史学家说 , 他主编的报纸必将进入历史 。 胡锡进认为 , 《环球时报》“代表了普通老百姓真正的心声” 。 尽管这份报纸对很多人和事采取了迂回曲折的报道方式 , 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妖魔化成分 , 但倘若不以这样的方式 , 这些异议的声音怎么会进入公众视野?他认定自己是在给沉默的声音一个管道 , 即使他采取的方法是扭曲的 。(摘自夜读社)4.作为以涉外报道为主要领域的媒体 , 《环球时报》可能或多或少 , 或明或暗有一些特权 , 可以说他人不能说 , 讲他人不敢讲 。 所以有时反倒从另一个相反方向为国人打开一扇窗口 , 让人们能够从缝隙中伸出头去 , 一窥外面的风光 , 了解些许的风吹草动 。 我觉得 , 这是《环球时报》真正价值所在 。 (评注: 但是多数人看不懂 , 最终只能绑架了大多数的民意 , 帮了倒忙 。 )5.笔者认为 , 在貌似公允 , 不偏不倚的《环球时报》的历史定位背后 , 胡锡进玩弄了一个把戏 。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复杂的 , 也是特殊的 , 但在复杂和特殊的后面 , 则是普遍和一般的铁的存在 。 承认复杂 , 承认特殊 , 忽视普遍 , 忽视一般 , 就会走上“存在即合理”的道路 。 胡锡进“复杂中国说”荒谬的地方 , 就在于他只抓住了辩证法的一面 , 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另一面 , 所以 , 就必然导致他不能全面 , 客观地看待中国 , 看待世界 , 最终免不了从貌似公允的立场滑落下去 , 扮演了一个吹鼓手和引导员的角色 。(来自公众号:夜读社)
推荐阅读
- 美媒:从笑柄到赶超,中国车让欧美感到压力
- 田正:日本5G产业竞争力不可小觑
- 胡锡进:美国制定恶毒对华政策,据说出自这名华裔
- 胡锡进:美国若踩到中国底线,打热战中国也不怕
- 百变胡锡进
- 胡锡进:美国的芯片不卖给中国 它卖给谁去?
- 光明网|35岁辅警殉职后,为什么父母要捐献他的器官?
- 胡锡进 大事大非面前甭跟我讲朋友之谊
- 胡锡进和环球时报的历史定位与角色扮演
- 胡锡进和环球时报在大变局中的历史定位与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