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线上课程 , 实践专业课怎么上?
武大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团队
用执着和坚守
打造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来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吧
不少一节课不缺一个学生
不减一步动手环节
6月21日下午17:30 , 随着三个实验班级的师生完成课程总结 ,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团队全面完成本学期所有实验教学任务 , 为165天的教学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 。
从1月9日到6月21日 , 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 , “不少一节课 , 不缺一个学生 , 不减一步动手环节”是这个团队坚持的原则 , 他们以自主研发的集成仪器技术为核心 , 为学生构建了600多个家庭的“个人电子实验室” , 制定基于个人实验室的全面课程计划 , 老师们分包了100多万个元器件 , 投递了600多个实验包裹 , 将实验仪器和实验器材送到学生家中 , 开展了一场全员参与的实验教学博“疫”战 。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小平台有大作为
1月9号 ,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大楼格外热闹 , 来自电子信息学院和物理学院7个专业共246名同学分成6个培训班 , 启动了电子竞赛培训 。 1月15日 , 集训结束同学们带着团队统一配发的便携式微处理器开发平台 , 踏上了归家的旅途 。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微处理器技术和系统开发集中培训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谁也不曾想到 , 这小小的平台 , 竟成了疫情遭遇战中同学们手里有力的硬件“武器” , 使他们得以坚守实验桌、开展独特实验学习模式 。 利用这个平台 , 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微处理器相关的数据储存、通信、数字钟等系列实验 。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同学们完成的数字钟系统
硬核课程全面开展
2月17日 , 武汉大学全面开始线上教学 , 作为严重依赖于实践环节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 , 如何开展实验教学?老师们一直在思考 。 最终 , 学院明确提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 软件类、仿真类实验“应开尽开” , 不得推迟教学计划 , 硬件类实验要尽最大努力创造实验条件 , 力争“能开尽开” 。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全面开课前 , 老师们进行技术培训和教学研讨
依托有限的硬件平台 , 同学们利用自己手里的开发平台 , 开展了一场疫情主题作品设计活动 。 他们用疫情播报终端、疫情防护小游戏、漫画、诗歌等作品 , 描绘了武大学子在疫情中坚守课桌的时代画像 。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同学们设计的疫情主题作品
作为核心基础实验课程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集成电路等课程在没有专业仪器和平台的支持下无法实施 。 当很多高校纷纷采用仿真实验或远程实验形式代替学生动手实验时 , 电子技术实验团队坚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 , 实验课就是“实验”课 , 只有实际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才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 。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即使没有学生在 , 老师还是坚持在这里开展实验教学
大学生杂志|硬核!武大这个团队打造了600多个家庭“电子实验室”
文章图片
学生收到的个人实验室器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