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本身的清算,只能让正义变得无比的荒谬
美国黑人与其刚到美洲大陆的先辈们相比 , 能有现在的社会地位 , 与美国黑人这些年以来持续的抗争关系密切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 , 除了基于对事件的观察以外 , 还有这样一个道理 。 任何人的权益 , 都不可能来源于他人的施舍 , 而只能是通过自身的不懈抗争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致死事件 , 又再次引爆世人对于种族主义的话题 。 而在事发地的美国 , 则再次爆发声势浩大的持续抗议活动 。但时至今日 , 一些抗议活动开始异化甚至变味 , 演变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清算 。标志性的事件有:一、美洲大陆发现者哥伦布的雕像被斩首 , 罪名是屠杀印第安人的元凶;二、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 , 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雕像被推翻 , 罪名是大奴隶主 , 生前蓄奴超过600名;三、1939好莱坞拍摄的经典之作《乱世佳人》被下架 , 罪名是美化奴隶制;四、连大受欢迎的电视剧《老友记》的联合制作人也不失时机落泪道歉 , 因为该剧六个主角都是白人 , 缺乏种族多样性 。……为此有人说 , 这是一场“文化大革命” , 不过发生地却移到了美国 。却有似曾相识之处 , 而其共同之处 , 无非是试图通过这种发泄情绪的方式 , 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清算 。按照马克思的学说 , 人类社会的进程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其实 ,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 , 奴隶社会历时非常之久远 , 至今也还未完全绝迹 。 比如非洲大陆上的毛里塔尼亚 , 自1981起 , 三次启动废除奴隶制改革 , 都以失败告终 。以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来看 , 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黑暗和野蛮的制度 , 但却是人类自身无法回避和抹煞的一段历史 。 不管现在人喜欢也好 , 不喜欢也罢 , 他都不可能通过清算将这段历史一笔勾销 。 人们唯一可以做的 , 就是对这一制度的批判 , 以至于彻底将其清除出人类社会 , 并令其不再重演 。简单回顾美国废除奴隶制度历史 , 南北战争爆发于1861年 , 起因则是奴隶制的存废 。 1865年12月18日 , 《宪法第13条修正案》正式生效 , 从此 , 奴隶制在美国被正式废除 。 从废止日算起 , 距今已经155年 。155年过去了 , 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 , 必须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维度对其审视和衡量 , 若以当下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要求古人 , 太过苛求 , 且不切实际 。 否则的话 , 根本都无法理解 , 为何直到现在 , 还有国家仍在实行万恶的奴隶制 。不管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 从来都具有多重性和多样性 。 绝不是非黑即白 , 非此即彼的二分法 。 对于历史人物哥伦布以及杰斐逊等 , 既有正面的形象 , 也有负面的形象 , 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 , 也才能够具有真正不可磨灭的价值 。因此 , 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 留给后人的只能是评价 , 而绝不是清算 , 否则只能是荒谬绝伦的正义 。
推荐阅读
- 纪录收割者!梅西7夺金靴奖成西甲历史第一人
-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 “禁欲系”莫迪
- 假如历史上422个皇帝进个同一个群
- 历史有事说|印钞厂工资每月只有3000,为何没啥人愿意辞职?内中福利你可不知
- 喜剧西西|学生每次做历史功课,都无法找准回答要点,用结果要素分析法解决
- 南方这场暴雨洪灾 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水平
- 霸权原本就是近代历史进化动力,有利竞争激励
- “黑命贵”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 历史遗留问题12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