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漂泊遍走欧洲,完成《罪与罚》等三部长篇,这是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六年 | 此刻夜读( 二 )


【文学报|漂泊遍走欧洲,完成《罪与罚》等三部长篇,这是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六年 | 此刻夜读】文学报|漂泊遍走欧洲,完成《罪与罚》等三部长篇,这是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六年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西伯利亚的河流和森林
发生在拉斯柯尔尼科夫身上的许多情况都是这种模式 , 只不过改用别的语言表述以更加符合他作为一名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的身份 。 使他陷入“癫狂状态”的与其说是谋杀本身 , 不如说是“跨过不可逾越的界线”的想法 , 正是这种想法让他“得意地认为 , 对他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一旦实施了谋杀——他还杀了两个人而不是像原计划那样只杀一个 , 本来沉默寡言、腼腆谦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令人意外地对所有那些他认为怀疑他的人表现出某种带有挑衅性的愤怒和敌意 , 甚至对前来帮助他的人(例如他的朋友拉祖米欣)以及他以前敬爱的人(例如他的母亲和妹妹)也是如此 。 他好像有了一种新的人格 , 毫不掩饰地展示出目空一切的傲慢 , 就连自己都感到惊讶;但是 , 他最终发现 , 不可能这样持续下去 。 发生在拉斯柯尔尼科夫身上的情况在精神和心理上恰恰与那些发疯的犯人的变化相似;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 这种相似性都过于明显而不容忽视 。
这部监狱回忆录的另一段同样被论家忽视的内容在我看来似乎最能说明《罪与罚》的缘起 。 在这一段内容里 ,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在悲叹法律固有的不公: 对犯罪动机可能完全不同的犯罪规定同样的刑罚 , 即使罪犯的道德品质有天渊之别 , 对他们也要给予同样的惩处 。 例如 , 某人可能对无论什么野蛮的谋杀都不感到内疚或悔恨 , 他“在整个坐牢期间从不反省他犯下的罪行 。 他甚至认为自己做得对” 。 但是 , 另一些罪犯的反应截然不同——例如“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 他有敏感的良心 , 有觉悟 , 有感情 。 在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之前 , 内心的痛苦足以把他折磨至死 。 他为他的罪行所作的自责比最严厉的法律冷酷无情得多” 。
文学报|漂泊遍走欧洲,完成《罪与罚》等三部长篇,这是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六年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根据《罪与罚》改编的同名电影海报
这些内容很可能是他关于“一个杀了人的青年人”的中篇小说的萌芽 , 这个青年人将体现他定义的人格类型:“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 具有敏感的良心” , 他对自己的惩罚比最严厉的法律苛刻得多 。 如果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 那么 , 《罪与罚》的源头很可能就要追溯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岁月并且可以被认为是那些年的经历所造成的某种后果——但只是在下面这种意义上: 那些年的经历为他提供了某种真正独特的经验判断标准 , 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估激进分子对一般的人性 , 尤其是他们自己的人性的危险幻觉 。 另外 , 如果中篇小说的杀人者发现他也不能长期(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是一个月)忍受“内心的痛苦” , 那么 , 他自动放弃是因为 , 他惶恐不安地感觉到极其孤独并且意识到与其他人的疏离 , 作者本人在苦役营里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和意识 , 因为农民囚犯毫不留情地对他以及他这个阶层的所有人表现出“难以抑制、不可调和的敌意” 。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的生活的另一些方面也将在《罪与罚》中得到利用 。 人们经常认为马尔梅拉多夫的人物原型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任妻子的前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伊萨耶夫 。 当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可救药地爱上伊萨耶夫眉清目秀、非常聪明但长期生活在痛苦中的金发妻子时 , 他还活着 。 伊萨耶夫曾经是一名教师和海关官员 , 但是因为酗酒成性丢掉了这两个职位;当无人照顾的妻子和七岁的儿子生活在乞讨的边缘时 , 他却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酒馆里与地痞流氓饮酒作乐 。 不过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尊重伊萨耶夫的人品并且在写给哥哥米哈伊尔的信中说 , “他经常受到当地人不公平的对待” 。 由于不能控制自己他“堕落了 。 但是 , 他颇有修养 , 心地善良 。 ……尽管做了这些下贱的事情 , 他人品依然高尚” 。 值得注意的是 , 陀思妥耶夫斯基设法在他虚构的人物身上捕捉到这种不和谐的品质组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