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国际锐评】“云端”广交会释放中国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

近2.6万家海内外企业参展 , 来自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注册洽谈 , 约180万件商品在网上展示 , 数万个直播间同时在线……持续10天的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24日顺利闭幕 。 这是广交会60多年来因为疫情冲击首次整体搬上云端 , 释放出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 体现了中国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责任担当 , 有力提振了全球市场信心 。
作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中国4月初作出以网上办展替代实体参展的决定 , 既满足期盼中国产品的境外采购商所需 , 也为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企业提供便利 。
本届广交会举办成效符合预期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24日介绍说 。 据悉 , 本届广交会采购商来源地分布创历史纪录 , 保持了多元化和全球化 。 这在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 世界贸易组织23日发布的更新版《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显示 ,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3% , 预计第二季度降幅约为18.5% 。 很显然 , 广交会为低迷的世界经济贸易带来一抹亮色 。
近年来 , 中国一直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 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 广交会今年继续举办 , 正是中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 。
一方面 ,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为更高水平开放提供支撑 。 此次广交会网上平台上 , 展品通过图文、视频、3D、VR等多种形式展示 , 特别是外贸主播直播带货形式广受好评 。 其实 , 自2003年首次推出线上广交会并首次建立跨国采购平台以来 , 广交会就一直在打造网上交易平台 , 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 正是基于强大的互联网产业支持 , 广交会再一次绽放光彩 。 智利采购商罗德里格 奇洛詹接受采访时表示 ,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国外采购商无法实地参加广交会 , 但广交会并未就此中断 , 而是通过网上举办的方式继续为他们采购商品、洽谈业务创造商机 , 同时还带来了诸多便利 。
另一方面 , 尽管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中国从未停下扩大开放的步伐 , 正不断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 。 为给广交会参展商高效合作护航 ,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通关便利以及人员往来等方面出台多项支持举措 。 比如 , 海关总署6月中旬决定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0个地方海关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试点 , 通过广交会线上成交的货物可通过新的监管方式通关 , 享受新模式带来的通关便利 。 澳大利亚迪伦马特福特公司营销经理威尔莫表示 , 中国的进口流程比较成熟 , 通关非常便利 , 下一步公司会将更多澳大利亚的优质食品出口到中国 。
值得关注的是 , 本届广交会的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 。 进口展上 ,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参展企业、参展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72%和83% 。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 , 在危机之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 。
作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 , 中国做好稳外贸 , 将对全球贸易经济稳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 今年前5个月 , 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4.9% , 但5月出口增长1.4% , 延续4月正增长态势 。 广交会的成功举办 , 将有利于中国稳定外贸基本盘和国际供应链 , 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人们注意到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4日再次下调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9% , 比4月份的预测低近两个百分点 , 表明全球经济衰退将会加剧 。 阴霾之下 , 全球经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复苏的动力 。 一个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正在为此努力 。
【广交会|【国际锐评】“云端”广交会释放中国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按照计划 , 第128届广交会拟于今年10月中下旬举办 , 展位申请将于6月29日启动 。 同时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将于今年11月如期在上海举办 。 在危机中育新机 , 于变局中开新局 ,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引 , 也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发展契机 。 计利当计天下利 , 这样的中国担当必然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 (国际锐评评论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