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八〇后舍|徽州端午节,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你还记得吗?


徽州端午节 , 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 , 你还记得吗?
司马狂/文
转眼间 , 又是端阳节 。 困居异乡的徽州老乡们 , 已经多少年没有回家过端午啦?徽州人讲究传统 , 端午节是和中秋节、春节并立的“三节” 。 嫁出去的闺女在这三个节日 , 那是要割上肉 , 带着礼物 , 回娘家去探望父母的 。 现如今 , 除却春节还有人不远千里跋涉回乡 , 剩下的节日 , 徒留惦念了 。 举家欢庆的景象 , 似乎日渐远去 。 尤其是村里 , 端午节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童们相携而过……

黄山八〇后舍|徽州端午节,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你还记得吗?
本文插图

在我的记忆里 , 徽州人对于所有的节日 , 都是要在美食上努力经营一番的 , 端午亦不能免俗 。 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 外乡人唤作“粽子” , 吾乡称为“裹粽” 。 裹粽 , 是个名词 , 如:我吃裹粽 。 同时 , 它又是一个动宾词组 , 在这里 , “裹”作动词解释 , 意即包粽子 。 如:你在干嘛?我在裹粽 。 那白花花的一把糯米 , 加上猪肉条 , 徽州火腿……被箬叶裹得严严实实的 , 谓之裹粽 , 真是无比贴切 。

黄山八〇后舍|徽州端午节,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你还记得吗?
本文插图

徽州人裹粽 , 用的箬叶是要回收的 , 洗干净明年接着用 。 裹粽里的馅料 , 可咸可甜 。 咸者多是长条的五花猪肉 , 家境富庶者则会有火腿肉置于其中 。 我独爱此类裹粽 。 而甜的 , 则主要是以本乡人自制的金丝琥珀蜜枣和赤豆为主 , 好此味者亦不在少数 。

黄山八〇后舍|徽州端午节,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你还记得吗?
本文插图

虽然我深知裹粽味道之美 , 但我母亲嫌它麻烦 , 端午节基本上是不裹粽的 。 通常 , 她都是用糯米、肉丁(间或有火腿丁)、笋丁、豌豆煮上一大锅的糯米饭 。 此物与裹粽相比 , 少了些许仪式感 , 然而味道上却不比裹粽逊色 ,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 只是看着小伙伴们都是剥开箬叶 , 吃着裹粽 , 总觉着自己家这端午节的过法 , 似乎有些另类 。 一直到后来 , 跟歙县旱南的朋友相熟 , 才发现他们那压根就没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 他们过端午用当年产的新麦子碾的面粉做馒头 , 佐以连皮新大蒜红烧肉 。 这 , 才多少缓解了我对自家糯米饭的另类感觉 。

黄山八〇后舍|徽州端午节,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你还记得吗?
本文插图

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 , 端午本是吴越人拜祭龙祖的节日 , 裹粽乃是祭祀用的祭品 , 纪念屈子是后人附会的产物 。 而我徽州 , 本是山越人的腹心地带 , 这个习俗的由来 , 倒颇有深究的必要 。 歙南的村落和毗邻的绩溪县也吃裹粽 , 但他们吃裹粽的日子 , 略有差异 , 有春节吃的 , 有“接太尉”时候吃的 , 还有“接观音”时候吃的 , 倒是各自有自己的习俗 。

黄山八〇后舍|徽州端午节,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你还记得吗?
本文插图

除了裹粽 , 歙邑还有在这天吃“红红饭”的习俗 。 红红饭就是苋菜汤拌饭 , 因为苋菜含有一种天然色素的缘故 , 烧出来的汤汁便是大红色的 。 顽童厌食 , 但用了苋菜汤拌饭 , 大多能痛快把饭吃完 。 端午时节 , 苋菜差不多头茬上市 , 所以选择这日子给孩子们吃一碗红红饭 。 类似的还有 , 婺源人会在端午这天吃嫩黄瓜煮面条 , 那也是因为黄瓜这时节刚刚上市的缘故 。

黄山八〇后舍|徽州端午节,那些不能忘却的美食和习俗,你还记得吗?
本文插图

大蒜子的气味虽然难闻 , 却有着特殊的功效 。 吾乡还有端午节用大蒜子烧肉的传统 , 这大蒜子一定得是带壳一起烧的 。 甚至在某些村子里 , 还有端午把大蒜放在火中烤熟来吃的习俗 。 而我母亲则会在端午节这一日 , 用大蒜沾上白酒 , 给小朋友涂抹全身 。 母亲说 , 这样子涂抹一遍 , 小娃娃冬天就不会长冻疮 。 我觉着这应该是古人雄黄酒涂脸的变异 。 清人吴梅颠在《徽城竹枝词》里就写过:“儿童谁不喜端午 , 要带花花红包肚 。 雄黄涂脸跳钟馗 , 髻扎红绳摇玺虎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