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本原:尔乃佳人( 三 )


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本原:尔乃佳人
文章图片

【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本原:尔乃佳人】为保持这份真实的、纯粹的感受 , 我笑称作为米饭的真正食者 , 用餐时应该采用“多频次” 。 为此 , 要有几样准备 。 一为盛饭的碗、一为用公筷夹后放菜的碗、另外在左侧则是置温开水的杯子 。 以便于用餐时 , 饭归饭、菜归菜 , 间隔时段 , 抿上一口温开水 , 稍作清囗 , 不让两者味道交互影响 。 也可让当日第一顿吃干饭的感觉 , 温润起来 。 用业内行话说 , 频道定位要分清楚 。 在这宅家五六十天中 , 我愈发明白地认识到 , 就口味感受 , 其实吃饭不一定要用菜 。
天地之间 , 米是一种单独的存在 , 究其地位而言 , 很是大众 , 亦与众生关系密切至极 。 虽与山珍海味有别 , 但在无数人生的时日之间 , 静悄悄地提供了生命能源 。 其外表也不以妩媚动人显现 , 更没有自以为贵的高冷 。 人们用心煮成饭之后 , 清香幽独、神韵超逸的内在气质才渐次散发 , 对其尊重、珍惜、热爱的人 , 表现得尤其充分 。 在城市显得格外怪异般的清冷、整个小区、公寓楼内也无些许喧闹之声那时光 , 时近中午之前 , 我每每端起那碗饭 , 总觉得这是抛开世界浮华与复杂的纯真 , 是被不凡的黎明洗礼过的情感 。 有次竟然大声念了句京白:尔乃佳人!
佳人自有其本色、自有其本味 , 完全用不着借他人的渲染 , 成就自己的名声 。 不依赖菜下饭 , 又如何呢!虽然菜自有菜的味道 , 但更多的价值 , 于我看 , 恐怕是在于营养成分的构成合理 。 有此“哲学”前提 , 我很是坚持“分频次”用饭 。
如此认识、珍视、喜爱米及米饭者 , 实际上是大有人在的 。 我十二分地尊重日本村嶋孟先生 , 他对米及米饭的感情极不一般地执著与笃深 。 1930年出生的村嶋孟一辈子就用心做一件事——烹饪白米饭 , 沿用古法 , 一煮就是五十多年 。 朋友告诉我 , 他在全日本享有“煮饭仙人”的美誉 。 凡是吃过他米饭的人都会说 ,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米饭 。 ”最是那一幕令人感动 , 每当他在蒸气缠绕的厨房中 , 赤裸上身 , 坚守在大饭锅旁 , 心无旁骛、双目精亮 , 专注于控制火候时 , 犹似一尊巍然矗立、体态每一寸肌肉迸发力感 , 捍卫日本传统稻米文化的雕塑 。 繁华如斯的东京都市 , 并不起眼的店面前 , 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 口碑日隆 , 他煮的饭数十年来一碗难求!
其实 , 只要认真思量 , 不难理解 , 村嵨孟数十年执著的价值追求 , 完全源于形势使然、环境养成 。 一九四五年八月 , 太平洋战争结束 , 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崩盘 , 日本国人在战争废墟中苦苦挣扎 , 盛产稻米的国度 , 人民多年濒临于饥饿与死亡的边缘 。 是时 , 这位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十五六岁大男孩 , 苦难似重锤 , 率先敲碎懵懂的外壳 。 在他的内心深处 , 凿出一行极简的句子:什么是米、什么是米饭!应该说 , 这辈子他与米是最为深沉的患难之交!
我读到路透社3月13日发自于北京、上海的电讯 , 题目为:宅家令中国年轻人爱上做饭!这是角度颇为独特的新闻 , 世界大牌的通讯社发出此条电讯 , 并非无足轻重 。 我觉得 , 新闻的价值 , 穿透了文字的内容 。 报道影响受众的地方 , 不限于有关形势的描述 , 更多的倒是在于对趋势的揭示或者说提示 。 灾难会改变人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 在特殊情况下展现出来的东西 , 会唤醒人们、激发新的想法 。
实际上 , 在数千年的文化中 , 我们从来不缺关于自警的叙述 。 “国难思良将 , 家贫思贤妻 。 ”“灾害临头要吃饭 , 病榻之上想医生 。 ”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 , 当然会让我们产生史无前例的反省产生史无前例的新想法和新进步 。 现代文明的本质是变动不居、充满风险 , 由此 , 理当摒弃那些 , 事到临头才想起以及呼唤别人的陈旧套路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