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第三十六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夏至,我们在南极越冬

第三十六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讲述——
夏至 , 我们在南极越冬
核心阅读
6月21日 , 夏至 , 北半球迎来白天最长的一天 , 南极洲却迎来最长的夜 。 这一天被称为仲冬节 。
此时 , 我国自然资源部第三十六次南极考察越冬队的队员们 , 正坚守在中山站和长城站 。 漆黑的极夜、刺骨的寒风、险象环生的冰山与冰裂缝……通过他们的讲述 , 我们得以窥见真实的南极越冬生活 。
科考篇——
义无反顾踏入“黑暗”
讲述人:中山站越冬队员、科考班班长孙晓宇
极夜是什么样的?
现在是南极时间上午10点 , 从我站立的位置向窗外望去 , 周围黑漆漆的 , 发电栋、污水处理栋和垃圾焚烧栋亮着整个极夜期间都不熄的灯 。 再往远处 , 朦胧间海上有几处冰山的影子 , 像一幅写意水墨山水画 。 从5月下旬进入极夜以来 , 太阳就在视野中消失了 , 但在晴朗的中午 , 在天空的北方会透着光 , 渲染成或淡或浓的红色 。
每天 , 挑好各自的时间窗口 , 带着研究任务 , 我和科考班其他8名成员 , 会义无反顾地踏进这片“黑暗” 。
南极有着罕见的地貌、气候和磁场等 , 对科研人员来说 , 这里是梦寐以求的天然实验室 。 越冬期间 , 极寒极夜的环境变化 , 为一些特殊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最佳时机 。
科考班总共9个人 , 分别负责海冰观测、气象观测和预报、地磁和固体潮观测、激光雷达和高空物理观测等 。 我的本职工作是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一名科研人员 , 做好海冰观测和气象观测及预报 , 是我本次科考的主要任务 。
海冰冰面险象环生 。 每次出发都是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 冰面上姿态万千的冰山随处可见 , 由冰山向外辐射的冰裂隙随处可见 , 乱冰区随处可见 , 脚下的海冰是20厘米还是1米厚是未知的 。 在没有日光照射的极夜期间 , 白雪覆盖的冰面分辨不出高低起伏 , 我们只能在1米多高的乱冰和雪坝中探索前行 , 用举步维艰形容并不为过 。
有一次 , 由于冰面过于颠簸 , 在距离站区5公里以外的冰面上 , 雪地摩托一个承载轮的轴承断裂 , 基本维修工具满足不了需求 。 幸好通信仍然通畅 , 我们赶紧向站上求救 。
当时零下20多摄氏度 , 算上等待支援的时间 , 我们在冰面上待了四五个小时 , 吃光了带的巧克力 , 饥肠辘辘 , 浑身冻透了 , 所幸救援人员及时赶到 。 回到站区 , 看见灯火通明的中山站 , 看见寒风中焦急等待的站长 , 心里顿时就暖了 。
生活篇——
收到生日礼物特别开心
讲述人:中山站越冬队员、厨师秦冬雷
为了维持南极科考的完整 , 我的21名越冬队友选择了坚守 。 能够有机会为他们服务 , 让他们吃好每一顿饭 , 这是集体对我的信任 。 这份职业 , 有使命感的支撑 , 更有感情的沉淀 。
这次越冬前 , 我已经随“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来到南极8次 , 其间做了4年大厨 , 和队员们都很亲密 。 来来去去南极多次 , 终于能长时间居住一回 , 我倍加珍惜 。
在3月份正式越冬之前 , 我就拟好了大致的食谱 , 尽量合理分配物资 , 让大家吃得好、吃得高兴 。
越冬期间做饭 , “花掉”了我许多脑细胞 。 一是食材有限 。 去年11月从国内运来的新鲜蔬菜早已消耗得差不多 , 库存里尽是土豆、萝卜等耐储存作物 。 肉类和海鲜更是冷藏得硬邦邦的 。 想把这些食材做出新鲜的味道 , 需要用心思 。 二是众口难调 。 越冬期间要给22个人做一年多的饭菜 , 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友吃得舒坦 , 责任都在我身上 。
我有意识地搜索队员们的家乡味道 , 用有限的食材最大程度模仿招牌菜 。 每顿主食也争取兼具南北口味 。 有道糖醋排骨特别受欢迎 , 有队员追着问我说 , 秦师傅 , 怎么最近还不做这个?我心想 , 还有好几个月呢 , 可不能让你们一口气吃腻了 , 得吊着点不是 。 我也心疼大家吃不上绿叶菜 , 用豆子发了很多豆芽 , 一般4斤豆子发的豆芽够吃三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