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威STANDWAY图书|赠书丨85后创业卖盲盒,年赚4亿:揭秘盲盒经济,如何掏空年轻人的工资?( 四 )
本文插图
盲盒上瘾最大的秘密是“ 盲 ” 。
给盲盒设计近乎无穷多变的奖励 , 是商家吸引买家的决胜法宝 。
抽盲盒的心理过程 , 就是获得多变奖励的过程 。 玩家投入真情实感和真金白银 , 却不知道下一个抽到的是什么 。 拆开盲盒时瞬间的失落或者惊喜 , 形成强烈的消费体验 。
求之不得 , 辗转反侧 , 寤寐思服 。
求而得之 , 普大喜奔 , 广而告之 。
玩家抽的不再是盲盒 , 而是那份抑制不住的多巴胺 。
“限购”、“新品”、“收藏”……每一个字眼 , 都给盲盒增添了一份无形的价值暗示 , 让抽到盲盒的玩家产生心理优越感 。
由此 ,盲盒还催生出更多的社交功能 , 刺激玩家分享、炫耀、讨论、交换 , 并进一步促使玩家不停收集 , 产生复购行为 。
《社会行为与人格》提到 , 收集东西这一看起来非常私人的行为 , 可以将人们与拥有共同爱好的人联系起来 , 从而产生社交行为 。
盲盒经济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
本文插图
2016年6月 , 泡泡玛特官方社区葩趣APP正式上线 。 粉丝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圈子发帖 , 可以在“娃市”二次交易 , 参与平台抽号 , 购买限定商品 , 还可以参加线下玩友见面会 。
盲盒不再是单纯的商品 , 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 。
现场拆盲盒的视频也很受玩家青睐 。
“我开到的第一个Molly小火车隐藏 , 给大家分享手感 。 首先它的配重币很薄 , 上下用力晃时币的声音很清脆 , 最好抽一盒新的 , 概率大 。 ”网友会炫耀拆盲盒的战果 , 主动分享隐藏款攻略 。
很多拆盲盒视频播放量多达几十万 , 可以收获十几万的赞 。
本文插图
▲B站上的拆盲盒视频
盲盒玩家们还创建了很多线上线下社群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闲鱼上随便一搜 , 各种盲盒鱼塘 。
本文插图
发帖互动、参加社群、线下面基 , 玩家们不断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社交认同 。 这也更加让玩家们对盲盒念念不忘 。
稍不注意 , 玩家就会变成前面实验中斯金纳箱里的小白鼠 。
上瘾模型的第三关打通了 。
04
三分天注定 , 七分人操作
剩下90分靠氪金
“买够 100 个盲盒就收手” 。
继 “现在出门 , 马上到”和 “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后 , 这个盲盒flag成功入选当代社会第三大经典谎言 。
能让盲盒买买买停不住手的 , 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策略 , 盲盒商家还有一手:稀缺效应 。
1979年 , 美国几个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 。
他们将两个相同的玻璃罐放在人们面前 , A装了十块饼干 , B装了两块一模一样的饼干 。
罐子一样 , 饼干也一样 。 但参加实验的人 , 显然觉得几乎空了的B罐里的饼干更珍贵 。
物以稀为贵 , 数量的稀少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判断 。 这就是稀缺效应 。
盲盒隐藏款抽中的概率 , 只有1/144 。 有的特别款概率更低 , 比如Molly系列的西游金色特别款 , 抽中概率是1/720 。
在盲盒圈内 , 狂热的“端箱”玩家会一次性花费几千元 , 成箱往家搬盲盒 。
以泡泡玛特为首的盲盒卖家 , 把稀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 , 让玩家投入地买买买停不下来 。
推荐阅读
- 北大培文图书|新书推荐 | 《焦虑的社会:德国当代的恐惧症》
- 孩子|物理天才爱因斯坦,为何两个孩子都是疯子?原来背后的真相是这样
- 杭州图书馆|《隐秘的角落》爆红网络,朱一龙版《盗墓笔记》未播先火,这个夏天还有哪些悬疑大作值得关注?
- 走吧自驾游|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旁,怎么有座麻将陈列馆?
- 老林说车|了不起的“中过制造”,双层隔音静如图书馆,狂甩13万辆
- 爱因斯坦|怎样才能学习的更好
- Super health最佳健康|穿豹纹伴舞,逆袭好莱坞头号硬汉:不是所有光头,都叫杰森·斯坦森
- 诸子百家|金庸笔下最高深莫测的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图书管理员”?
- 趣头条|开它比雅阁拉风,2.0t配8at,车长超5米配多层隔音,静如图书馆
- 陈映真|“捷阅通”热门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