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培文图书|新书推荐 | 《焦虑的社会:德国当代的恐惧症》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新书推荐 | 《焦虑的社会:德国当代的恐惧症》
恐惧给一个时代留下了印记 。 在这个时代 , 欧洲的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正在抬头 , 萎靡不振的情绪在身心疲惫的普通老百姓中不断蔓延扩散 , 人们都认为资本主义是各种危机的根源所在 。 焦虑是一种左右摇摆、根基不稳的社会的表现形式 , 多数人群阶层不仅感到他们的社会地位正在遭受威胁 , 而且他们的未来也同样面临着一种咄咄逼人的危险 。 人们好像被抛进了一个不再属于自己的世界 。
以恐惧的经验概念为主线 , 本书作者海因茨·布德对一个内心茫然、强压怒火和忧愤难言的德国当代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 。 他的论述不仅以两性关系和劳动就业领域为对象 , 而且还把同各种政治思潮的关系以及对金融服务业的态度作为讨论的内容 。
《焦虑的社会:德国当代的恐惧症》探讨的重点 , 与其说是面对一个“庞大的他者”的恐惧 , 毋宁说是面对自己的、我们受之诱使的、看似无限广阔的可能性的恐惧 。 在经过了资本主义和互联网的功能危机与合法性危机之后 , 那些在社会上广为传播的焦虑 , 是一种建立在参与者个人的反应和决定基础之上的自我调节和适应系统的图景 。
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 , 人们会被什么样的新情况所左右摆布?他们在何处会感觉自己被抛弃、监护或越俎代庖?我们的自我怎样才能顶住焦虑的压力?我们的自我用什么样的规范流程和讨论方式能够与身边的其他人 , 就共同的恐惧话题进行沟通交流?
本文插图
读懂当代德国社会现状 , 了解资本主义危机所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恐惧作为原则问题
第二章 对不可解除关系的向往
第三章 对自我类型的不适应感
第四章 假如赢家卷走了一切
第五章 中间阶层的地位恐慌
第六章 社会下层日常的拼搏奋斗
第七章 支离破碎的自我
第八章 见不到人的统治
第九章 情感的力量
第十章 别人的恐惧
第十一章 几代人行为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鸣谢
中间阶层的地位恐慌
顾名思义 , 恐惧是我们社会中间阶层真实心灵活动的一种写照 。 这里 , 心怀恐惧者不仅是那些害怕有所失去的人士 , 抑或是有预感会发生不测之事的人群(倘若他们之前做了错误的选择) , 而且还有那些身处某一社会阶层而感到心中惴惴不安人 , 以及对恐惧感所指向的恐惧有所预感的人 。 然而 , 与之截然相反的情况是 , 倘若人们一无所有 , 无须进行任何选择 , 自认为身处茫茫黑夜之中以及无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星半点遗产 , 那么 , 这类人便不会被一种产生负罪感的恐惧所胁迫 , 虽然他们自己是完全清白无辜之人 。
这样一种由一身轻的幸福感所包围的恐惧感 , 完全不同于那种由毫无缘由的负罪感而产生的恐惧感 。 倘若正如克尔凯郭尔(S?ren Aabye Kierkegaard)所说的那样 , 前者是一种儿童所特有的、为追求冒险刺激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或是对神秘莫测的事物的恐惧 , 那么后者就是一种充满矛盾对立的恐惧 , 这是因为 , 其可怕的真相恰恰存在于它显而易见的庸人自扰和多此一举之中 , 它确实是一种对不明确的、抽象的事物的恐惧感 , 其根源存在于一种“令人恐惧不安的、有或然性的可能性中” , 因而 , 它也是一种对人们自身的恐惧感 。
由此观之 , 倘若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 广泛的中间阶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生存机会 , 以及相对特权化的群体拥有了针对自身和其所处环境中的地位的足够思考时间 , 那么 , 这种恐惧感是否就成了一个侵蚀各种社会群体的富贵病呢?当然不是 。 物质匮乏的压力和很少与外界接触的生活 , 使得一个人免于遭受极度紧张人群和高度有保障人群所身负的恐惧之苦 。 自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i)或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以来 , 这种观念即属于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所谓“简朴生活”的梦幻图景 , 这些梦幻图景来自中产阶级世界 , 却与下层阶级担惊受怕的社会现实少有干系 。
推荐阅读
- 表白|北大研究生求职被拒,只因第一学历不是北大?HR的回答着实扎心
- 大学生|学霸手握清华和北大毕业证,2次找工作被拒绝,只能去中学当老师
- |上职高就是没前途?北大教授一针见血地回答,戳痛了多少家长的心
- 辣妈|大批北大学生自降“身份”,到武大中大就读,00后学生真的很辛苦
- 职业教育|北大教授姚洋称:职高没出息,现实就这样,你觉职业教育未来会如何
- hr|北大毕业生面试被拒,HR:真的不缺研究生,你有北大本科学历吗
- |54岁北大博士啃老18年,后来沦为低保户,家人:他的架子太高
- 华为|开局不凡的2022:北大高材生被华为辞退:用不用你,与能力无关
- 国企|华为在211大学招聘人数排名:清华排第9,北大没进入前20名
- 相声|鸟鸟:北大只是我的学历,脱口秀却是我的职业。人,不要给自己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