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书台的由来以及连云港历史人口迁移

子贡河南省华县人 , 与赵紫阳老乡 , 春秋时孔子相鲁会齐候即在此附近 , (照片西边山上)周润发演孔子电影开头即说此地 , 也是古齐鲁交界处 , 后齐背盟 , 攻鲁 , 子路欲敌 , 孔子止 , 命富可敌国的子贡 , 外交游说 , 诱吴伐齐 , 攻晋保鲁 , 策越袭吴 , 吴王回援吴都苏州于刋江处被灭 , 也有说被带到常州淹城囚禁 , 史上由此划分春秋→战国 , 倍感自豪子贡在为孔子守孝三年后 , 定居当年孔子令其出使地 , 潜心修书 , 写出了中国第一篇大文章巜论语》 , 当地地名由此而出 , 文章贡 , 组成赣 , 榆 , 桑榆 , 家乡之意 , 当地人家前屋后仍有种榆习俗 , 美曰:摇钱树 , 实则备荒救命之功 , 山下有个端木村 , 据传是子贡后裔 , (子贡姓端木)赣榆县是秦始皇灭六国实施郡县制 , 第一批建县 , 后徐福东渡日本 , 始皇帝觉被骗 , 三伐赣榆 , 致人向南流亡 , 到江西不毛之地 , 聚而伐木过江 , 才有赣江 , 章江 , 贡江 , 赣州汉高祖六年建县!日本 , 江西 , 云南许多人是赣榆人后裔!子贡书台的由来以及连云港历史人口迁移
连云港新浦以南 , 口音与东海 , 赣输口音截然不同 , 系古吴语音 , 虽距几里 , 风俗人性也较大差异 , 这和史上两次大规模被迫移民有关 , 第一次被迫移民与子贡说吴伐齐有关 , 当吴王伐齐胜后 , 攻晋十分胶着 , 稍显颓势 , 越王乘机攻吴都 , 形势急迫 , 大部队分梯脱晋 , 吴王率轻骑兵回驰吴都苏州 , 于邗江被伏击灭亡 , 大部队无国可回 , 被迫滞留新浦以南地区 。 (古代对敌兵处理十分残酷 , 秦白起坑埋赵降兵一次二十万 , 楚霸王坑杀秦降兵三十万) ,子贡书台的由来以及连云港历史人口迁移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在清顺治初年 , 多儿衮攻破南明史可法坚守的扬州 , 屠城十日 , 随后又发生嘉兴三屠 , 全国震惊!顺治帝责令 , 苏州攻破后 , 不得再屠城 , 破城后 , 支持南明的军民被驱赶集结于苏州闾门 , 连同家小一起押解流放到新浦以南海於盐碱地 , 善后河 , 下车 , 四队 , 十五队这些地名 , 及地方志都佐证这段史实 , 当地许多人都说 , 祖上从苏州阊门来 , 如何来 , 多不知 , 或忌言 。 失败 , 肯定不甘心 , 时刻梦想南明复僻 , 重回苏州掌权 , 虽穷 , 他们纨绔‘气重 , 会吃 , 好喝 , 喜赌 , 较东海 , 赣榆人比过曰子缺以长计 , 从婚丧礼俗上看 , 他们礼轻 , 词意重 , 特别是挽联 , 工整 , 对仗 , 夸张 , 官气十足 , 改革开放后 , 他们头脑灵活 , 发财机率明显高于其它人群 。子贡书台的由来以及连云港历史人口迁移
当然还有人说连云港地区还有两次被迫式大移民 , 一;是明洪武八年 , 政府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结向东部大移民 , 另一次是商纣王派三十万大军讨伐东夷 , 〈也就是我们这一带)殷地空虚 , 被周武王朝歌一战灭商 , 这三十万军士有家不能回 , 滞留东夷 , 中央九频道纪录片介绍 , 据中美专家考证 , 这三十万东征军士 , 有部份东渡太平洋达美州 , 形成印地安部族 , 他们思念家乡 , 见面祝福家乡 , "殷地安"口语 , 出现频率极高 , 被英人命名印第安人 , 并举将军崖岩画与美西海岸岩画极相似 , 同出一脉 , 而印第安人代代口述相传从殷地渡海而来 , 清未在北美曽出现要求清政府领事保护事件!这还是1908年之事 , 清庭派人考证 , 史上可信 , 属实 , 终因多事之秋 , 势微作罢 。作者:杜振柏


    推荐阅读